01 定义
碳金融就是以碳资产本身为工具的业务。狭义碳金融指碳市场中的碳配额及核证减排重交易的相关金融活动。广义碳金融可视为服务于限制碳排放的所有金融活动,具体可分为针对碳市场本身的交易型碳金融、针对碳融资市场融资型碳金融、以及针对支持服务市场的支持型碳金融。传统金融市场五花八门的业务和衍生品理论上都适用于碳金融。
02 为何发展碳金融?
碳价稳定是碳市场发挥提效作用的前提,而我国碳市场仍然存在流动性不足、碳交易“潮汐现象”显著、碳价稳定性有待提高的特征。
而通过发展碳金融、提升碳市场参与主体数量及交易工具丰富度,则是较为可行的手段。
区域市场的经验表明,碳金融的发展确实对提升市场流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目前碳金融还处于早期阶段,碳期货目前还没有启动,所以可开展的业务也相对较为简单。目前较为成熟的碳金融业务包括配额置换、配额托管和配额融资,以及碳资产交易。
01 配额置换
配额置换是碳金融中最没有风险的业务模式,因为控排企业可以使用约5%的CCER来履约,而配额与CCER有差价,所以去市场购买CCER,然后和控排企业置换出5%的配额出来到市场上卖掉就可以赚取中间的差价。
这几乎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业务,所以,只要有周转资金和控排企业资源,就能开展相关业务,也是从事碳金融业务公司最常规的业务之一。
02 配额托管
配额托管相当于交易员拿着控排企业的配额筹码去碳市里面交易。为了防止交易员直接将配额转走,交易所会充当第三方监管的角色,如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推出的借碳交易业务。这类业务风险较大,非常考验交易员的专业知识,当然控排企业是不会承担这部分风险的,所以,此类业务当前主流的合作方式对业主的承诺是保本不保收益。
03 配额融资
配额融资就是拿配额做抵押进行融资,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质押贷款,就是找银行融资,手续特别复杂,难度也较高;另一种是回购,就是以一个约定的价格把配额卖出去,然后在约定的时间以约定的价格买回来,这种模式有点类似于当铺,算民间融资,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因为企业每年的固定时间点需要履约,所以配额至少一年需要回笼一次,所以利用配额进行融资的方式只适合短期资金需求。
碳金融业务的市场潜力是与整个碳市场总体挂钩的,也可以说碳金融业务的市场潜力就是碳市场的体量。如果按照全国及地方碳市场总80亿吨的配额,每吨配额50元来计算,其市场体量就为4000亿元左右。但市场体量并不等于交易量,每年实际的交易量可能远大于市场体量。有研究认为,未来碳市场的现货和期货总交易额预计能达到20万亿元。
智航飞购完成天使轮融资
1932 阅读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将如何改变物流行业?
1669 阅读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对跨境电商的巨大冲击
1641 阅读800美元不再免税,T86清关作废,跨境小包何去何从?
1596 阅读净利润最高增长1210%、连亏7年、暴赚暴跌……物流企业最赚钱最亏钱的都有谁
1446 阅读AI红利来袭!你准备好成为第一批AI物流企业了吗?
1415 阅读SCOR模型:数字化时代供应链管理的航海图
1340 阅读物流职场人性真相:马斯洛需求的颠覆与掌控
1311 阅读突发!美国邮政停收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税取消,影响几何?
1236 阅读白犀牛副总裁王瀚基:无人配送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109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