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谈谈2024年净利润大增、大降的物流上市企业。
截至2025年1月31日,上市物流企业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根据交易所的规定,出现亏损、扭亏为盈、盈利情况下净利润增幅超50%或降幅超50%的企业一般会披露业绩预告,也就是说,这些企业要么表现非常亮眼,要么表现不佳,或是业绩波动很大,比如:
“海王”中远海控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约490.82亿元,同比增长105.71%,相当于每日净赚1.3亿元,仍是行走在海上的“印钞机”;
中集集团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5亿元至35亿元,同比增长493%至731%;
申通快递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9.5亿元至10.5亿元,同比增长178.84%~208.19%;
顺丰同城预计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不低于100%;
国航远洋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800万元至3000万元,同比暴增686.2%~1210.33%;
传化智联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2亿元至1.55亿元,同比下降73.77%~79.69%;
飞力达由盈转亏,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900万元~1350万元;
新宁物流、原尚股份、凤凰航运、中科微至、中邮科技、东杰智能等企业在2024年都出现亏损……
此次讨论的公司中,除了顺丰同城、海丰国际是港股上市企业,其他均为A股公司。不同于年报、半年报,业绩预告较少提及营业收入,主要发布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这两个最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数值。需要注意的是,预告数据只是初步核算数据,具体准确数据以之后发布的年报为准。
关于业绩变动,企业公布的原因一般分为几个方面:行业原因;公司自身业务发展原因;收购并表以及一些金融运作等原因。其中,行业景气或不景气极为重要,比如集装箱航运业、干散货航运业以及航空货运等行业的企业普遍预喜(预增、略增、续盈、扭亏),大宗供应链、汽车物流、智能物流设备等行业的企业普遍预忧(预减、略减、首亏、续亏)。
除了行业发展对于企业造成的影响,企业自身在2024年采取的发展策略、经营管理、行业开拓等,也是业绩预告中的重要内容。
申通快递:2024年归母净利润是2023年的三倍左右
申通快递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9.5亿元至10.5亿元,同比增长178.84%~208.19%;扣非净利润预计9.5亿元至10.5亿元,同比增长179.86%~209.32%。
出众的业绩也体现在了股价上,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申通快递是2024年快递A股股价涨幅第一,涨幅为30.37%。
2024年,申通快递通过进一步拓展吞吐产能,提升时效质量体验,实现了公司业务量增速高于行业增速的目标,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同时,公司通过持续深化数智运营体系、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单量持续稳定增长带来明显的规模效应,取得了显著的降本增效成果,使得盈利能力大幅增长。
顺丰同城:2024年净利润翻倍增长
顺丰同城预计2024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不低于100%,全年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5%,2024年度下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30%。
顺丰同城在2023年上半年成为行业首个实现盈利的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公司,此后顺丰同城领先行业持续盈利,收入、单量等规模增长远超行业增速。
2024年,顺丰同城的同城即时配送及最后一公里订单量均快速增长,各项业务均衡高质量健康发展;顺丰同城持续提升数智化能力,独立第三方定位、品牌和产品服务加速得到客户广泛认可,市场份额及渗透率不断提升;运营底盘提质增效,进一步提高了网络规模经济效应,持续精益运营管理能力,提升资源投入产出效率,推动毛利率及费用率持续改善。
飞力达由盈转亏、新宁物流连续七年亏损、传化智联归母净利润大降……
飞力达的主营业务是向智能制造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2024年,飞力达积极开拓新业务,营业收入增长幅度达30%以上。然而,受国际海运价格波动的影响,相关业务成本也随之上升;同时,上游客户成本控制的压力传导也导致公司利润空间收窄,业绩面临一定压力。
飞力达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900万元~1350万元,同比由盈转亏,2023年为盈利2180万元。
新宁物流主要为制造业提供以仓储物流为基础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从2018年至2024年,新宁物流每一年都亏损,不过2024年亏损相比2023年有所收窄。
新宁物流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7亿元至4.9亿元,2023年同期为4.13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5500万元至7500万元,2023年同期亏损1.56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6900万元至8900万元,2023年同期亏损1.06亿元。
2024年,新宁物流积极开拓新增业务并采取化解债务风险、合理安排资金使用需求、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工作等各项措施,内外部环境不断向好,2024年营业收入较2023年增长,且增幅高于营业成本增幅。
新宁物流营业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短期借款及应付火灾赔偿款利息支出金额较大,导致归母净利润仍为负值。
传化智联是“公路港”模式的开创者。2024年,传化智联受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影响,终止嘉兴海盐传化长三角智慧物流港等项目,产生资产处置损失;同时,公司秉持谨慎性原则,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对可能减值的应收款项、存货、股权投资等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传化智联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2亿元至1.55亿元,同比下降73.77%~79.69%;扣非净利润预计1.77亿元~2.12亿元,同比下降26.26%~38.41%。
大宗供应链企业:建发股份、浙商中拓、瑞茂通,出现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甚至单季度亏损
受2024年行业有效需求不足、大宗商品行情下行、产业链整体周转速度放缓、产业客户经营利润下滑等影响,几乎所有大宗供应链巨头都面临着归母净利润的下滑,发布业绩预告的企业下滑幅度更大。
建发股份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4亿元至35亿元,同比减少约73%至82%。不过,业绩预告中的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受其房地产业务收购红星美凯龙影响。
建发股份没有单独预告其供应链运营业务的情况,但公告显示,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需求不足、传统汽车行业疲软,公司部分大宗商品集采分销业务和燃油车销售业务利润较2023年同期有所下降。
浙商中拓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75亿元至4.1亿元,同比下降40%至60%;扣非净利润亏损0.77亿元至2.12亿元,2023年同期为盈利5.44亿元,变化巨大。由于浙商中拓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18亿元,可以推断2024年第四季度的归母净利润是亏损的。
大客户江苏德龙带来的“重负”依然存在,其及其部分关联公司的破产重整方案尚未出台,浙商中拓后续将进一步跟踪各项担保抵押物价值的评估结果。另外,浙商中拓在大宗供应链现货经营中运用期货等工具对冲风险,导致扣非净利润亏损。
瑞茂通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0.5亿元至0.75亿元,同比下降74.51%~83.01%;扣非净利润预计1.4亿元~1.65亿元,同比下降11.67%~25.05%。瑞茂通2024年第三、第四季度均亏损。
2024年,瑞茂通的部分联营企业业务受行情波动影响下降幅度较大,瑞茂通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减少。同时,瑞茂通的沈丘农产品加工厂于2024年5月开机投产运营,市场开拓和品牌培育均需要一定时间,各生产环节磨合期成本较高,叠加2024年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导致加工厂未达到盈利预期。
集装箱航运业、干散货航运业极具“周期性”,2024年集装箱航运市场货量整体呈现温和增长态势,伴随着红海局势持续发酵等因素,有效运力供给不足,市场运价处于相对高位。随着全球航运市场景气度回升,干散货运价中枢上移,2024年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均值为1755点,同比增长27.33%。
“周期之王”中远海控虽没回到2022年超千亿归母净利润的巅峰,但业绩增长仍非常可观,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490.82亿元,同比增长105.71%;扣非净利润预计489.89亿元,同比增长106.25%。
中远海控专注集装箱航运建设,大力发展数字智能和绿色低碳,不断增强全球供应链韧性,持续打造“集装箱航运+港口+相关物流”一体化全链服务品牌,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24年,中远海控集装箱航运业务同比实现量价齐升。
中集集团2024年集装箱制造业务标准干货箱产销量创历史新高,该业务的收入和净利润均较2023年同期大幅上升;海工相关产业受益于市场需求的提升,2024年营收及净利润较2023年同期上升。
中集集团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5亿元至35亿元,同比增长493%至731%;扣非净利润26亿元至36亿元,同比增长291%至441%。
2024年,国际油运市场整体延续了较为景气的行情,并呈现出了季节性特征淡化的走势。中远海能精准研判市场趋势,稳健部署船舶运力,确保油轮船队整体经营继续保持良好态势,措施包括积极跟进外贸客户中转需求,动态实施内外贸、黑白油联动,深化全球布局等。中远海能聚焦重点航线和地区的运力规划、积极参与管道配套运输项目,获取多元化经营收益。
中远海能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39.6亿元,同比增长17.2%;扣非净利润预计39.5亿元,同比下降4.4%。
2024年,国航远洋在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增长驱动下,将大量自营船舶投入到运价更具优势的外贸航线,同时加强营业成本管理,注重节能减排,大力推进船舶降耗增效,为公司节省船舶的燃油成本。
国航远洋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800万元至3000万元,比2023年同期增长686.2%~1210.33%,被称为“增长王”。
2024年,海通发展顺应市场变化趋势,适时扩大控制运力规模,优化全球航线布局,提高运营效率,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强化自身盈利能力。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4.78亿元至5.84亿元,同比增长158.38%~215.68%;扣非净利润预计4.37亿元至5.35亿元,同比增长148.3%~203.98%。
海丰国际是港交所上市公司,是亚洲领先航运物流集团公司之一,在全球前二十大班轮公司中运力排名第14位。海丰国际预计2024年股东应占未审核利润约10亿美元至10.3亿美元,同比增长86.5%至92.1%。此外,集装箱运量预计为356万个标准箱,较2023年增长约10.6%;平均运费(不包括互换舱位费收入)约为721美元/标准箱,较2023年增长约15.7%。
海丰国际的利润上升主要得益于亚洲市场稳定扩展带动公司的集装箱运量有所增加,以及海丰国际定位为优质服务供货商致使运费上升。
以上企业都在2024年实现了归母净利润大增甚至暴增。而拥有更多国内业务的宁波海运出现了利润大降,凤凰航运持续亏损并亏损扩大。
宁波海运以国内沿海电煤(即用来发电的煤)运输为主,尽管2024年第四季度国内沿海散货运价较大幅度上涨,但由于前三季度国内沿海散货运价持续处于历史低位,且公司国内业务占比较大,导致2024年运输业务毛利大幅度减少。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1760万元至2640万元,同比下降76.38%~84.25%;扣非净利润亏损1040万元至1560万元,2023年同期盈利9301万元。
2024年,凤凰航运加大了改革调整力度,对内部组织结构和人员进行了较大幅度精减,成本费用管控力度加大,取得明显成效。但因行业竞争加剧,公司部分自有及光租租入船舶经营亏损;同时部分船舶出现减值迹象,经减值测试,公司对部分船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凤凰航运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6600万元至8300万元,2023年同期亏损870.22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7200万元至8900万元,2023年同期亏损1611.53万元。
2024年,受益于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航空物流行业需求持续增长,空运运价同比上涨。国际航协数据显示,2024年11月全球航空货运需求同比增长8.2%,连续16个月实现正增长。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2024年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22.1%。
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贸形势,东航物流聚焦主责主业,持续优化航网建设,深耕跨境电商物流业务,大力发展航空冷链业务,经营业绩持续向好。
东航物流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25亿元至29亿元,同比增长0.48%~16.56%;扣非净利润预计24亿元至28亿元,同比增长2.65%~19.76%。
国货航在2024年多措并举助力业绩改善:(1)积极协调、推进既定波音777F和空客A330飞机的引进工作;(2)加强生产组织,重点提升飞机等核心资源可用率和利用率;(3)抢抓市场机会,持续优化市场布局和航线结构;(4)拓展与大客户的深度合作,强化全链条服务能力,提升服务品质和收入品质;(5)推进业财融合,实施精细化成本管理;(6)加大信息化、数字化及智能化方面的投入,提升生产组织效率及劳动生产率。
国货航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约18亿元~19.9亿元,同比增长56%~73%;扣非净利润将达到17.76亿元~19.76亿元,同比增长64%~83%。可喜的是,国货航从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的归母净利润下滑趋势中走了出来。
原尚股份属于综合服务型的汽车物流企业。2024年,物流市场竞争激烈,原尚股份业务订单减少,部分业务价格下降,新业务开拓不及预期,导致公司经营规模下降;经过长期发展,公司在华东、华南、华中、华北、东北、西南均拥有自有物流基地,公司固定运营成本较高,成本无法随之同步下降,加上承租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空港经济区龙港路以西、保税大道以北路段用以建设广州空港智慧物流中心及配套项目导致费用增加,对原尚股份的利润造成影响。
原尚股份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5亿元至2.99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5000万元至5900万元,2023年同期亏损791.27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4900万元至5800万元,2023年同期亏损819.11万元。
三羊马的主营业务可分为汽车整车综合物流服务、非汽车商品综合物流服务和仓储服务。三羊马于2023年10月26日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4年度可转债计提利息较2023年同期大幅增加,财务费用增加导致利润减少。另外,部分客户应收款项尚未达到回款节点,期末应收款项增加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增加进而导致净利润有所下滑。
三羊马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650万元至950万元,同比下降52.77%~67.69%;扣非净利润预计50万元~350万元,同比下降78.17%~96.88%。
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的六家智能物流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只有德马科技一家预增,其他均为预减、预亏。
德马科技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26亿元至1.51亿元,同比增长43.73%~72.48%;扣非净利润预计1.05亿元至1.26亿元,同比增长39.7%~67.64%。
利润增长得益于德马科技进一步推出“全球化2.0战略”,快速推动全球化布局,进一步完善在全球的全球制造网络、研发网络和营销服务网络,为海外客户及中国跨境电商出海提供高质量的快速交付和本地化服务,2024年海外市场订单盈利能力平稳增长。另外德马科技并购莫安迪,也为德马科技业绩增长带来了积极影响。
音飞储存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3800万元至5300万元,同比下降62.68%~73.24%;扣非净利润预计2400万元~3900万元,同比下降67.75%~80.15%。利润下滑主要是因为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前期收购罗伯泰克形成的商誉进行了初步减值测试。
昆船智能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530万元至790万元,同比下降90.19%~93.42%;扣非净利润预计120万元~180万元,同比下降97.38%~98.25%。
行业竞争加剧、烟草行业客户预算收紧、新拓展行业项目毛利率偏低等因素使得昆船智能的毛利率大幅下降;此外,为精简上市公司人员,部分人员内部退养,计提长期应付职工薪酬规模较大。
东杰智能2023年、2024年连续亏损,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1亿元~2.7亿元,2023年同期亏损2.48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21亿元~2.81亿元,2023年同期亏损2.85亿元。
受部分下游客户需求不振、行业竞争加剧以及部分项目成本超支影响,2024年东杰智能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少、成本增加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亏损。
东杰智能特别指出,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整体生产经营情况正常,2024年公司开拓国际市场战略初见成效,2024年末及2025年初陆续签署较大金额海外项目订单,2025年公司将稳步推进上述项目订单的实施工作。
2024年,中邮科技因下游客户资本性投资阶段性调整及部分项目实施计划延后,导致公司收入规模下降;2024年四季度中标的大中型项目正在实施中,尚未完工验收形成收入。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中标项目毛利率下降。
中邮科技由盈转亏,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2亿元至1.5亿元,2023年同期盈利7159.38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3亿元至1.6亿元,2023年同期盈利5182.18万元。
中科微至同样由盈转亏,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2.36亿元至27.33亿元,2023年同期为19.57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6032万元至8746万元,2023年同期盈利2085.27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9950万元至1.44亿元,2023年同期亏损4498.13万元。
利润下滑是因为2024年中科微至的周期长、体量大的在安装项目较2023年有所增加,公司按照一贯的存货减值计提会计政策进行测算,对相关在安装项目计提了减值损失。目前公司大部分在安装项目仍在正常进行中,未形成实质性的资产损失,将在安装调试完成后逐步验收。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对跨境电商的巨大冲击
1200 阅读智航飞购完成天使轮融资
1232 阅读SCOR模型:数字化时代供应链管理的航海图
997 阅读白犀牛副总裁王瀚基:无人配送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904 阅读快递人2025愿望清单:涨派费、少罚款、交社保......
865 阅读突发!美国邮政停收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税取消,影响几何?
760 阅读京东物流北京区25年331大件DC承运商招标
726 阅读“朝令夕改”!美国邮政恢复接收中国包裹
709 阅读物流职场人性真相:鹰鸽博弈下的生存法则
701 阅读物流人“搞关系”,如何与对手战斗?
63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