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网
搜  索
登陆成功

登陆成功

积分  

碳管理业务(五)一文读懂碳行业内服务及碳中和+业务

[罗戈导读]​根据碳管理业务类型,将碳管理行业的业务分为碳排放核算、碳管理咨询、环境权益项目开发、碳金融、碳行业内服务、“碳中和+”六大板块。

一、碳行业内服务业务

主要是为了帮助行业本身发展的一些业务,如培训业务、行业资讯业务、碳管理信息化业务等。

01 培训业务:

2021年可以说是中国的碳中和元年,对碳中和人才的培养是最紧急的事情,相关的培训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培训费用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培训人次预计会突破百万,对应的市场容量预计在20亿~30亿元。

02 行业资讯类的业务:

目前尚未成型,需要等后期关注人数和从业人数到达一个数量级以后才能形成商业模式。

03 碳管理信息化:

在政府端和企业端都有较大需求,在早期就形成了上亿元的市场,预计在今后市场容量也会达到百亿级别。碳管理信息化还能积累大量数据,在未来有较好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情况下可能孵化出更大的市场。

二、碳中和+业务

在碳中和时代,几乎所有的产业都涉及碳中和概念,那么碳中和就有可能和其他产业碰撞出新的商业机会,创造出新的业务领域,并且“碳中和+其他行业”的新商业模式很有可能是市场潜力最大的业务领域,下面就碳中和+工业节能、碳中和+互联网以及碳中和+区块链三个模式进行举例说明。

01 碳中和+工业节能

企业普遍有一个心态,对于它们非常了解的概念,它们往往不会在乎,而对于它们不了解的概念,它们就会很容易认可。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节能服务公司,去某企业推广节能技术,往往会吃闭门羹。而如果一个碳管理公司,在帮助企业做碳中和规划的同时,引入同样的节能技术,企业的接受度就会高很多。所以存在一种商业模式,即“碳中和+工业节能”。

这类通过软、硬结合的商业模式,可以将整个碳中和的业务体量做到非常大,不排除未来有类似的上市公司出现。

02 碳中和+互联网

碳中和+互联网的业务模式一般以软件或系统为载体,通过向企业提供碳管理服务得到相应数据,碳中和的兴起无疑会产生大量碳排放相关的数据,只要这些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巨大的价值,为公司带来爆发性的收益增长。

对于企业端,累计大量碳排放相关数据后可以往企业经营状况评估和企业信贷等金融方面发展,也可以作为一个平台,撮合节能服务公司对接技术需求方,也可以撮合碳排放权或绿证的交易。这方面目前比较成功的有远景科技集团的EnOSTM智能物联操作系统。

对于个人端,在通过各种方式积累了大量具有低碳理念的用户后,可以走电商的模式,设立低碳商品标准,销售低碳商品,也可以将个人低碳行为价值化,建立个人端的碳交易市场等。每一个方向走通后都能产生百亿级的市场空间。

03 碳中和+区块链

区块链是一种依赖数学算法与智能机器构建安全可信数据存储、传输与交互的互联网络,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性,确保在自由开放的互联网络中,在不依赖第三方权威的情况下进行“可信”的信息与价值传递。

碳中和+区块链可以解决现在的碳市场中传递“信任”的难题。

比如一个CCER项目从启动申请到最终CCER签发最少都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人力在验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比如三方核查机构的核查,而人力本身就存在信任问题。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引入区块链技术,不但可以解决信任问题,而且还可以大大减少项目申报流程,让碳市场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除此之外,在全社会的碳中和进程中,区块链技术在追踪企业碳中和承诺、个人减排量价值化、能源互联网中的电力交易,甚至国与国之间的环境权益互认等场景,都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免责声明:罗戈网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片、视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后,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谢谢!
上一篇:手把手带你自学碳核算(一)组织层面碳核算|附思维导图
下一篇:碳管理业务(四)一文读懂碳金融业务
罗戈订阅
周报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谢您的打赏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相关文章

2025-02-08
2025-02-07
2025-02-08
2025-02-07
2025-02-07
2025-02-07
活动/直播 更多

2.22北京【线下公开课】仓储精细化管理:从混乱到有序

  • 时间:2025-02-22 ~ 2025-02-23
  • 主办方:冯银川
  • 协办方:罗戈网

¥:2580.0元起

报告 更多

2024年12月物流行业月报-个人版

  • 作者:罗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