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网
搜  索
登陆成功

登陆成功

积分  

供应链如何做研发协同(上)-研发试产

[罗戈导读]研发试产总是有一些问题的,不管是曾经的大型企业,还是小企业状态,大企业也是从小企业一步步经历过来的。小企业的状态就是比较忙乱,大企业的状态是比较不透明。

研发试产管理

要说试产,首先就要明确是有多种层级的试产,有些是系统产品,有些是模块,也有些是单板,也有些是为了样品测试,不同的试产层级。另一个需要明确的是试产和生产本身就一样,从商务模式上来说,就有自制、委外、TK三种模式。

说到试产,就得回到试产的流程,如果只是试产本身的流程,那就很简单,更重要的还是要回到全流程的角度来看,所谓全流程无非就是三条主线,第一条是物料获取、存储,第二条是物料快速配送与生产,第三条善后的Return、盘点等工作。

1.     试产特点

天底下的采购流程无非都是PR-PO-进料,这就是基本的作业流程,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执行过程中缺差别特别大,要理解这个点,首先就要理解试产物料BOM和量产物料BOM有什么区别。

试产物料需求特点:1,数量小、种类多,种类多就是横跨结构件、电子料、3PP多种类型;2,作业周期短;3,层级多、批次多,就是为了一个试产需求,可能发生多种层级的动作,且反反复复。

试产BOM特点:1,先有核心料再有其他料;2物料变更特别多、特别快。

试产物料从请购到获得类型:1,正常的采购请购;2,有较多的自带料;3,PO有收费和免费订单,对应到的可能是同一个供应商或新增供应商。

试产运作特点:1,涉及组织多,责任未必足够明确;2,有动作未必能够充分执行

针对以上特点,从结果看,经常发生错误的是:试产物料不齐套,不齐套的原因有要么没有请购到,要么就是请购到了之后找不到物料,要么就是之前物料足够而试产时物料不够;试产物料错料,试产中停机找料;试产物料账实一致性很糟糕,盘点-调账的死循环中绕来绕去。

2.     试产解决办法

        2.1 需求流与交付流一致化

第一个要解决掉的还是业务流混乱的问题,从PR-PO-入库过程要进行归集管理。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是这一条流都带上对应的标志性符号,并且建立对应的业务规则,从而保障从PR-PO-入库能够顺畅。

如果带上标志,表示请购需要快速执行且应该有快速通道,另外就是入库就可以进入到对应的物料进入到对应的库存区,为下一步的处理动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2  请购手段多样化支撑

要能够支撑研发多个层次的需求,也就是可能是整机、模块、单板、物料等方面的具体需求,允许研发有多种选择方式。在实现手段上面就要有对应的IT支撑,比如发起整机需求,那么对应到物料层就得有对应BOM,那如果BOM一致在变化,那么就要有对应的BOM版本管理功能,也就是说能够支撑过程中的多个BOM版本的请购,同时不能重叠。对于不能重叠,无非就是明确两个版本之间的区别,只要有两个版本,在产品PR之前进行运算是可以实现的。这个方面我们看到成熟的企业与非成熟企业差别比较大。实在不行就靠人吧,把版本数据及对应ERP核心数据同步出来,只要PR不合并,人为控制,也是可以算出来的,就是要对ERP的数据接口以及EXCEL表格本身能力比较强大一些。

        2.3 支撑MC进行调拨和管控

研发TTM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没有人从本质上来说会反对快速,但常常存在的问题是MC其实无法判断这部分需求管理。

所谓需求管理并不是做一个简单的时间比对就可以完成的,其实至少还要考虑需求可视化、最小包装量、需求锁定。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这个不是个事情,因为体量很大,研发料职能算个很小的事情。对于小企业而言,那就影响很大,因为试产和量产的消耗量都差不多。

要实现上述需求,那么第一个就是在计划系统中要实现物料消耗判断,甚至能够反查到整机需求源,从而能够更准确判断优先级。第二个就是要有很好的柔性插单后的缺料报表和What-if功能。

从调拨的角度上看,不能仅仅考虑实际消耗量,而是要考虑到实际的SNP,否则就会出现量产与试产物料打架,那么就需要提前维护好SNP。

有锁定的能力,所为锁定无非就是系统中冻结住这些需求,从而确保WMS中无法对这部分需求实现任何多余动作,当然前提是有对应的操作规则。

        2.4 备料准备

研发试产物料备料要更快一些,优先级也要更高一些,备料时间不能超过3小时,但往往做不到。为了做到这个事情,有很多种办法可以实现,比如增加一个待发区,把物料从库存区移库到待发区,每个待发区设定一个托盘号形成一个DO,可以看每个DO的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如果DO齐套,那么物料也就完成齐套。要想做得更好,无非就是增加更多的料架管理手段即可。这个本质上来说就是个库房管理的基本动作,只要有最基本的WMS能力,都可以做到。

        2.5 所有物料入库

研发料也需要入库,不入库就所有到货情况变得消失了,所以要进行入库管理。不管是正常入库PO还是免费订单,都进行入库操作。当然也允许自带料上线,但比重要小。

        2.6 采购渠道多样化及虚拟代码

研发物料就要从研发渠道购买,这样才能确保快速,所以很多时候会出现现货采购,那么这个地方就会出现之前聊到的代码问题,即使有代码,那也只是有这个物料的初级代码,而对应的供应商属性就为非量产供应商。电子料属于标准件,所以只需要做到供应商切换就可以了,而结构件本质上来说就是不同供应商就不是同一个物料,为了完成交易,那么就必须做到批次管理。如果要精准,那么就要从工单-料单-出库几个环节都做到版本管理和批次管理,否则也是时效的。

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针对研发批量性物料做个虚拟代码,只是为了走账,可以大幅度减少Sourcing工作量,如果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那就该怎么弄就怎么弄吧,实在不行就多加个人,因为实在太繁琐了。

        2.7 试产前齐套核算

这个就是前面说到的,研发版本太多,直到试产前都要开战对应的齐套核算能力,这个地方要提高效率,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版本号管理,然后进行运算看齐套。可以依赖计划系统,也可以依赖手工系统,这个本身并不复杂,尤其是数据量不大的情况下。

        2.8 生产工艺维护

这个环节比较失控,基于工作经验,可以把物料环节和工艺环节剥离,毕竟物料环节这些信息都还不明确,可以做到试产前工艺文件准备这个流程中。从而确保流程具备可操作性,好用,有用。

        2.9 试产责任主体

试产物料齐套的责任主体还是在于MC或者试产计划,其实如果前面的工具做的好,谁做都是小事情,怕就在于工具做不到位,导致工作量巨大且责任风险巨大。

试产的技术责任主体是研发,研发组织对应的试产团队,常有试产预备会等提前沟通,到了试产期间,就可以直接开战这项工作。

3.     硬实力

不管规则设计有多少,最终这事要落地还是要有硬实力,没有硬实力,这事就很难支撑。

1)  技术-研发物料就是要快,要么就是采购面向研发能力很强,可以引导采用资源库的物料,要么能够与供方快速沟通并找到想要的东西

2)  资源-研发物料要快,就得有快速通道,说白了就得有灵活的现货、平台、挺你的供应商,渠道要多和好,外协生产能够协调优先级还不哭不闹地把事情给办了

3)  利润-还是得有批量的东西支撑合作方的正常利润获取

4)  能力-得有硬件、软件、专业能力去影响人、培养人,要不一个问题总是转几圈也没有结论,永远停留在研讨阶段

4.     试产的高端诉求案例

就不具体贴图了,也不做详细解释,其实核心的事项和上述描述基本一致,但是增加了一些高端需求。第一个就是全程可视化管控,第二个就是全程统筹,第三个就是周期管理。就这个事情和研发的老专家聊了一下,其实研发的最主要需求还是在于透明,并不是想一味地压迫供应链。要实现这两个核心诉求,做到上述的基本工具及操作管理,这个过程就能够实现的。

5.     经验分享

研发试产流程可以把供应链的核心问题尖锐化,因为他把所有的过程要求在更短的时间、更完整的运算逻辑下去考虑。从研发试产去实现根本性的业务整改是根本途径。反过来也可以认为,研发试产做不好的企业,供应链也还没有上升到一个规范性的程度。

免责声明:罗戈网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片、视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后,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谢谢!
上一篇:从S&OP到IBP,升级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商业逻辑?
下一篇:供应链运营结构变化过程
罗戈订阅
周报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谢您的打赏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相关文章

2025-02-12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0
2025-02-10
活动/直播 更多

2.22北京【线下公开课】仓储精细化管理:从混乱到有序

  • 时间:2025-02-22 ~ 2025-02-23
  • 主办方:冯银川
  • 协办方:罗戈网

¥:2580.0元起

报告 更多

2025年1月物流行业月报-个人版

  • 作者:罗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