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网
搜  索
登陆成功

登陆成功

积分  

企业物流设施面积紧缺时的策略问题

[罗戈导读]最近在对企业进行物流规划时,仍然时常遇到了比较典型的由企业土地面积紧缺而需要进行物流“变革”的情况。

“最近在对企业进行物流规划时,仍然时常遇到了比较典型的由企业土地面积紧缺而需要进行物流“变革”的情况。其实这个问题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出过,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可能碰到的情况。只是这个问题常常发生的太“自然”,“自然”到企业的管理人员容易忽略其本质问题,导致并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而从局部入手,缺乏战略性的考虑,容易陷入“混乱”,无法输出一个全局性的方案。

本篇文章中,我们将问题和策略继续拆分,分别结合到成本、收益以及企业生命周期与策略的适用性上进行说明。”

前面我们提到过,解决物流设施面积紧缺问题的三种策略:

策略一:利用仓储管理外包或者外租仓库的方式解决问题;

策略二:推行精益生产的同时也优化原料供应管理(含VMI);

策略三:利用自动化手段提高仓库的空间利用率。

如果不从“战略物流”的角度考虑,通过物流来拉动企业发展的话。那么就需要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了。实际上不同的企业在面对面积不足的问题时都会各自的所面对的实际环境。

就上述三个策略来说,在成品物流端,特别标准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如快消,零售、服装等,可能首先会考虑通过自动化手段,通过建设立库来提高设施空间利用率。

对于物料或产品不太规整,并且出库特征为小批次多批量的仓储,通常在面积不足的情况下会优先考虑外租仓库,如化工、装备制造企业。

对于作业要求精细程度比较高的入厂物流的仓储,需要小批量多批次的往生产线前端的线边库或者产线供应,则通常采用仓储作业外包,或者采用VMI的模式进行管理,如汽车行业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方式,都涉及到决策的问题。我们用一个图形来说明以上问题。

图一:外包程度与成本(或收益)的关系图

以上曲线为假设的趋势曲线,用于理解不同策略下的物流成本变化。

面积紧缺的本质是保持公司营业收入保持增长,需要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扩大生产,从而获取更大的收益。因此,可以看成是公司运营战略里的一部分。如果忽略了这个问题,使其变成了物流一个部门的事情,那么会导致投资回报无法正确衡量,最终使得方案无法推进。

因此,我们从策略一来看,在仓储外包(或外租)的时候,考虑的是物流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所带来的成本和回报。主要是站在公司业务发展的维度分析仓库租赁成本、仓储管理成本、生产配送成本的变动是否合理。如果是企业自己管理,那么主要考虑仓库租赁和建设成本成本和选址问题。如果是外包的话,这些成本也都会转入到三方供应商的服务报价上。我们从图形上看,主要关注物流成本与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增加这部分成本能支撑公司多大的营业收入规模。

如果企业发展的增速快,那么可以加大物流投入保证成长性。但如果增速慢,则需要考虑控制物流成本保证利润。另外,如果仓储外包还带来另外一个优势,仓储的柔性增加,如企业订单波动的原因,带来对于仓储面积需求的变动较大,那么可以通过和三方物流的合作灵活的进行仓储面积的调节,进而提高投入产出率。

当我们考虑用策略二,降低库存的方式来解决面积紧缺问题时(或者外包和降库存结合),这里就需要加入一条库存成本的曲线,新增的这部分物流运营成本可以通过库存降低进行抵消。在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说,回报会更大。通常在企业进入平稳期的时候需要更多的考虑通过库存控制来解决设施问题。通过降低库存成本抵消到物流成本的增加(这里仅从物流视角看库存成本),使得总成本能够得到降低,从而保证低增速下的企业利润。

那么另外会带来跨企业的供应链协同的问题,自然也需要企业内部的供应链协同。

比如,企业原料库存的降低,节约了企业供应链成本,也缓解了仓储的压力,但同时也增大了缺货风险。特别是在高速发展的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制造部门会因此提出质疑,需要拿出完美的原料供应方案以确保连续生产。

另外,对于供应商来说,也可能会因为物流的精细化操作而带来新增的一部分物流成本,这会涉及到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的重新谈判。因此,采用第二种方式降低库存的方式缓解设施面积压力会从更多的维度进行平衡。

三种策略在企业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适用性(参考)

图二:企业生命周期与面积策略关系图

我们将企业生命周期曲线和三种策略进行结合,在成长期的企业为了保持收入的快速增长,同时降低供应链中的缺货风险,适合于采用外包或者外租的策略。在成熟期的企业,供应链运作和物料与产品的数量和结构都相对稳定,可以采用降低库存或者建设自动化仓储提高利用的策略。而在衰退期的企业,更需要采取合理化库存的策略缓解面积压力。以上的组合方式不绝对,仅供参考。

下面的内容是我们之前的一篇文章《如何解决生产环境中物流设施的紧缺问题》,在这里我们引用这些文字来对上面的三个策略作说明。

如何解决生产环境中物流设施的紧缺问题

我们把物流或者企业供应链活动中主要的要素划分为人、设施、设备、时间、技术等,对设施划分的最小单位可以到作业功能区的占用面积,用实体表现的话可以是仓库,也可以是物流园区等设施。

在生产型企业中,特别是在新工厂搬迁的时候,如何分配生产和仓储设施资源的问题,在特定的企业环境中可能比较棘手。再加上现在的智能制造概念的引入,物流如何支撑生产、是否引入自动或者智能化设备、如何对生产和物流进行合理布局,以及设施面积的分配等诸多问题纳入决策范围,导致很多企业在这方面难以下手,不容易决策。

而对于相关问题的解决,企业决策者必须先明确设施面积紧张的原因。

产能增长是导致设施面积紧张的主要原因

原料和成品都是企业的战略物资,随着产能和市场的扩大,两类物资也在同时增长,从原料的角度看,制造业中通常增加一个单位的产能会增加0.5-0.7个原料库存,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过程是动态的,这样的话,车间的产线在增加,同时仓库的面积需求也在增加,因而给厂区设施面积的分配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厂区设施面积的分配不仅仅是生产和存储面积分配的问题,同时也是企业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流程优化的问题。在制造业中生产是核心,一定程度上物流是服务于生产的,特别是在原料供应上。

而且生产对于设施使用的弹性较仓储来说更低,因此,在设施的分配中我们更多的考虑通过提高仓储管理的灵活性来解决问题。

关于提高仓储管理的灵活性,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利用仓储管理外包或者外租仓库的方式解决问题

从根本上看,上面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成本的投入上,资源是有限的,合理的利用和投入非常重要。回到讨论的问题中,生产物流设施资源分配的问题,资源分配的组合方式有很多,甚至是无穷,但关键是分配的想达到什么效果,如果我们从供应链协同的角度看待这个事情,先以企业实现对供应链的完全管理和控制的极端假设,这样设施根本不需要分配。

例如某酒类的企业,除了核心的罐装线是自己生产外,其他的灌装线生产、包材的生产和供应、物流的存储和运输等全部做外包,自身只是建立标准和信息化系统并且进行管控,这样的话最优的设施部分用于自己的核心产品的生产,设施的分配对于这个企业来说便不存在问题。

设施面积的紧缺在国内企业中是常见的事情,经常在工业园区里面看到空地上面搭块棚子变成仓库、或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方来堆放原材料或者成品的现象,这样的企业也比较容易考虑到将仓储外租,但是外租仓库涉及到转运和管理的问题,再往前推进一步则可以考虑将仓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进行管理。集中设施面积用于生产制造,物料的存储与供应交给第三方物流完成,这种情况下通常首先将成品外包,然后再逐步考虑将原材料的供应外包。

现在物流公司的运作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物流信息化的进步也让物流公司的“一体化物流”和“物流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有了提升。当然,制造企业选择将物流外包有可能增加物流的作业成本,但这个问题需要从企业的经营发展的角度来看,进行整体评估,如果将物流外包后让公司的管理变得更轻松,使公司的管理更清晰,产出更高效,那么将物流外包将是很好选择。

2、推行精益生产的同时也优化原料供应管理

现在大部分企业都在提升制造能力,精益生产的思想也在企业的内部逐步推行,在企业走向精益的同时,也可以考虑将物流的供应往“小批量”“多批次”的方向推进。不仅仅是降低线边库存,同时将库存的控制也延伸至原材料的仓库。控制缺货风险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原材料仓库的存货,节约厂内的设施面积。

特别是对于一些业务增长较快的制造企业,随着产能的增大,其在供应链上的话语权更重,使得结合信息化的建设和供应链流程标准化的建设,改善来料包装,同时根据订单和生产计划等因素,合理制定安全库存和采购计划更加成为可能。要求供应商小批量多批次的供应,这样既有利于原材料的管理也可以控制原材料库存和节约设施面积。

不管是库存控制还是供应商来料包装的优化,都是供应链上的系统工程,通常需要跨部门协调,同时改善的周期较长。

3、利用自动化手段提高仓库的空间利用率

厂区内的物流设施主要分为原料仓库和成品仓库两大类,原料仓储的物料管理相对零散,而成品仓储中管理的物料通常比较规整,更有利于集中管理和自动化设备的导入。提高设施利用率的方式比较常用的就是借助自动化的手段提高空间利用率,当然,自动化仓库的建设并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更重要的还是在于提高效率、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管理能力。但对于很多设施空间有限的企业来说自动化仓库的导入可以很好的起到提高设施利用率的效果,同时设施的空间高度和通道宽度都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自动化的导入也同样需要一些前提条件,比如条码设备的导入,物料包装的标准化,仓储信息化的建设等。现在各类行业中自动化仓库的导入比较常见,如酒类、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服装、医药、化工等行业都普遍导入自动化存储设备,但导入前大多都会进行经济性的评估,因为不同的企业环境中,需要考虑到产品的价值是否可以支撑自动化设备的导入,或者是当前的设施条件是否符合导入的前提。

总结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每个企业都关心的问题,仓储相对生产来看较为灵活,解决方式存在多样性,而生产则不一样,不考虑空间因素的话,单位生产面积的投入要大于仓储的投入,而且生产流程或者技术通常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外包或者协同的难度更大。因此,在设施环境有限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对仓储的设施面积进行优化是首要的思考方向。

免责声明:罗戈网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片、视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后,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谢谢!
上一篇:仓储管理笔记(九):仓储库存分析法大全
下一篇:条件有限的平面仓,该如何提升利用率呢?
罗戈订阅
周报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谢您的打赏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相关文章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0
2025-01-20
活动/直播 更多

2.22北京【线下公开课】仓储精细化管理:从混乱到有序

  • 时间:2025-02-22 ~ 2025-02-23
  • 主办方:冯银川
  • 协办方:罗戈网

¥:2580.0元起

报告 更多

2024年12月物流行业月报-个人版

  • 作者:罗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