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公曾经在那个改革的时代提出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而在现在这个各行各业都面临巨变的周期下,这个观点同样适用。
身处当前的物流仓储行业,无论是自诩物流人还是地产人,哪怕是手握“重金”的资本圈,现在都需要对自己再说一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当前不管是对于产业领域还是对于消费领域,购买意愿的减弱和层级的降低都开始影响到了供应商和零售企业的销售预期。面对这个局面,除了个别拥有强大品牌效应和产品竞争力的企业之外,价格战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公司放在首位的营销策略。
京东喊出的回归低价和SHEIN在北美的火爆,无不体现出“性价比”在全球范围内都成为了必要因素。
但是,当价格下行或补贴幅度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必要的利润空间就会受到威胁。
而在任何商业范畴内,“无利可图”是不会被任何企业接受的。那么为了维持相应的利润,下层的供应商就会受到积压,以降低成本、甚至是通过“成本胁迫”的方式来继续保持自身的利润空间。一旦供应商不具备强大的议价能力,那么只能降低自身利润或者以层层传递的方式转嫁给下一级供应商。
前者的最终结果是无力承担然后退出市场,后者则可能导致供应链的整体重塑。
而对于物流仓储来说同样如此。
终端用户要求内部降低成本以维持盈利水平和增长率,那么直接采购(部件)和间接采购(物流)就会要求原有供应商降价。作为物流服务商,原本就狭窄的利润空间使得他们不得不将这种要求转嫁到各个分包单位。于是就会看到工人工资调整、车队被压价、设备改买为租或者使用二手,以及要求仓库下降租金或换租的情况出现。
虽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会有很多,不单单只是价格传导一项,但是却始终绕不开技术劣势这一核心问题。也就是我们一直说的企业“护城河”。所以很多具备实力的企业在面对行业低门槛的情况下也想到了,与其一味通过降本来迎合上一层的需求方,不如使用增效来巩固自身的行业地位。也就是技术投入。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仓库内部最传统的运营方式是人工搬运。
即使到如今,在很多仓库,甚至是现代化的高标准仓库内,依然有企业采取人工装卸车和分拣的原始方式。一般这种情况会集中在下沉市场和小型企业,货物也全部都是地堆,因为无法使用货架。
在人工成本持续上升的现在,这种落后的运营方式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被完全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说第一种是传统人工型仓储的话,那么如今更多的则是机械型仓储。
在生产环节几乎完全使用设备之后,流通领域中对于机械的使用也日趋成熟。仓库内部开始频繁使用传送车替代人工搬运,以流水线进行分拣,使用堆垛机码放货物,设置升降机存取商品。也正是设备的使用,使得企业可以凭借货架让布局更合理,并更完善地利用起整个仓库空间。
可以说,机械设备的使用除了替代绝大部分人力之外,更是仓库建筑本身从横向铺开向纵向上升的关键。
第三种是有限自动化,也是现在很多智慧仓库的主要运营方式。
在原有机械型仓储的基础上,以AGV、窄巷自动化货架进一步替代人工,通过激光或视效来完成库内运载的定位和移动。而越来越多软件系统在物流端的开发和应用,也使得货物的分拣、存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无人化。
在这个阶段的仓储运作中,库内的员工数量肉眼可见的减少,但同时对于人员素质的要求有所提高。原本印象中仓库员工五大三粗、孔武有力的壮汉正在被文质彬彬的技术人员形象所代替。
而随着物流向现代化持续迈进,以及包括电商、生鲜等新零售、新经济概念的兴起和普及,仓储除了在存货的固有模式上叠加分拣包装功能之外,也开始寻求将简单加工和初级的数据分析系统融入进来。
现在较为领先的概念中,仓库已经不再简单作为一个物流中转场所或存储中心存在,而是成为通过再加工手段,将离开工厂后的大批次产品转变为直面消费者的单品的一个特定空间。这种类型的仓储业务就是将产品从标准化工业向个性化消费转变的新业态,是空间存储、搬运操作、装配加工和自动化的集成系统,并且可以初步实现货量数据与订单数据对比分析的功能。
但目前真正实现并规模化运用的企业还是少之又少的。
未来的科技型仓储,就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更多地使用AI视效、自动化设备和数据分析等功能,并且着重将这些功能融合起来,为整体供应链提供支持。
以数据作为仓储业务的支撑基础,不再局限于出入库和在库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而是更多与销售、采购系统结合,通过对历史流量和现时订单的分析进行仓储预测。甚至是和路网结合,掌握各个环节物流供应商的情况,做到运输动线、库内动线和货架静线的匹配以及最优化管理。
仓库员工也继续朝着低数量、高质量的方向进化。而仓库本身则逐渐向“黑灯化”转变。
然而,科技型仓储的发展却举步维艰。
首先,无论是研发领域还是投资端,目前绝大多数的焦点都放在了硬件方面。我们可以很容易在各大工业品展会或物流展会上看到很多设备企业,产品普遍以流水线、机器人、自动货架、自主识别为主。
单从硬件本身来看,国内的产品即使拿到国际市场也是属于比较领先的。但是现在真正缺乏的,是使不同硬件可以按照规划结合运行起来的软件系统,以及将不同功能软件进一步整合成为一个仓储运作系统的集成能力。
而在这个背后,欠缺的则是人才。绝大多数专业人才基本都集中在互联网大厂和前端科技公司中。这是一个完全无可厚非的问题,也同时是影响物流行业最严重的一个问题。
其次,由于科技型仓库对先期投入的要求较高,只有在运营过一段周期并且始终保持货量稳定的状态下才能体现经济价值。
所以除了个别拥有足量资本依靠的大型企业之外,绝大多数物流公司不管是领导层还是基层,都不会将其纳入发展计划中。这无关乎是否短视,而是对不可预知风险和企业自身经济风险的担忧。
理念没有好坏,只有是否合适。
再次是系统的对接和匹配问题。
国内的物流市场,终端用户中超过九成的仓储物流都是以合同物流的形式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来运作的。
如果物流公司需要发展科技型仓储,那么最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自己仓库的系统与客户的系统挂钩。其中除了最大的数据保密问题之外,系统本身的兼容性和维护成本首先就会成为挡住前行的大山。
而缺少了与销售端的数据互通,那么也就不要谈什么仓储的未来科技了。
还有就是仓库本身的建筑标准。
现在高标库已经成为了业内的通用产品,但是受到投资回报要求的影响和土地供应趋紧的限制,虽然高标库可以满足自动化类型的仓储功能,却在面对未来“黑灯”仓储发展的时候,显得有点捉襟见肘。
对于科技型仓储的经济效益来说,目前的设备水平和人工成本对坪效计算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对以服务为主的物流仓储运营企业,通行高标仓10米左右的净高很难产生诱人的坪效指标。
套用资本市场常用的一句话就是,“算不过来帐”。
无论如何,是设备不足也好,是市场接受度不够也罢,同样“内卷”的仓储行业需要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去建立未来的生存法则。
而在长期以来习惯了靠价格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如何接受科技赋能的理念,这不仅仅是企业运营者,同时也是需求方都需要花费时间、成本和精力去熟悉、接受的。
但是在推动国内仓储行业向现代化发展的当下,如果需要继续推向未来的科技化,那么缺少的除了“意愿”和“需求”之外,补足“技术”和“人才”的短板,无疑才是更为重要的。
蔚来能源热招供应链质量管理
7683 阅读中国物流集团社招仓管员、物流专员、进出口单证员、物流费用结算员、销售业务员
6844 阅读迪卡侬中国物流部门校招热岗
6655 阅读京东物流社招采购,供应商管理岗,Base北京,河北,河南,重庆等全国多地
6551 阅读特斯拉实习生招聘物流类岗位
5712 阅读荣耀供应链管理部2025届秋招生产物流类岗位!截止11月30日
4753 阅读SHEIN社招资深供应商管理专员(物流);资深物流运营专员(外派巴西);仓储经理(英语);高级关务专员(海外)
4464 阅读海能达2025届校园招聘供应链类岗位
3504 阅读源氏木语2025届校园招聘供应链岗位
3382 阅读顺丰社招SME客户经理;储备网点负责人;(医药)产品管理专员;业务支持专员(大同城业务);(大件/重货)产品运营专员等
338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