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条#女子给差评遭外卖员上门威胁#的社会新闻被顶上热搜第一。据了解,1月16日,上海张女士在饿了么上下单了一份外卖,因为自己一直在通话外卖员未能打入,通话后订单显示已经送达,张女士打电话过去问情况,骑手态度恶劣表示,自己已经送了一次了不送了,放车里明天再说。由于对方态度怠慢恶劣,张女士提交了态度恶劣的差评。
次日,张女士遭到外卖员上门报复、砸门、辱骂恐吓,还被勒索200元的“赔偿”。为稳住外卖员情绪,以防自己被伤害,张女士选择微信转账200元息事宁人。一则视频显示,外卖员在门外吼道:“差评给我取消掉!3分钟解决不了,我就弄死你!” 女子表示,在向饿了么平台投诉后,对方只是提出补偿100元优惠券。
最后,张女士选择报警寻求警方保护,警方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外卖员因寻衅滋事被拘留十日。
这件事看似只是一则寻常的社会新闻,但之所以能够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也说明了事件背后隐藏的问题已经日益突出,急待解决。
首先,不能否认的是,这件事因平台员工的个人素质问题而起,这是这起恶性事件的直接原因。就事论事,我们不能因为一起恶性事件而针对整个外卖行业从业人员。在外卖已成为生活常态的今天,发生这样的事件毕竟是小概率事件。有人担心,具有暴怒、攻击性的外卖员,十天拘禁结束之后,可能会为报复而作出更危险的行为,这一担心不无道理,因此我们需要格外保护好张女士的安全。
由安全引申到另一个问题,外卖平台饿了么是否做到了保护好顾客的个人信息,显然是没有。值得注意的是,短短一个月事件,饿了么已经上了三次热搜。1月6日,47岁外卖员送餐途中猝死,饿了么最初回应,没有关系,给予2000人道补偿,后来又致哀,给了家属60万抚恤金。1月17日,饿了么外卖员为讨薪自焚,饿了么没有直接给予外界回应,而是表示“将支付治疗及相关费用已对相关合作商启动调查”。今天,女子给差评遭外卖员上门威胁,饿了么试图通过给100元优惠券的方式蒙混过关,
公众普遍认为,此次外卖员与顾客发生激烈的冲突,最大的症结在于饿了么作为管理数万配送员的平台,设置的考核方式出了问题。一单差评就要罚款,且额度是单笔订单派送费的50倍以上,一天辛苦全部白干,这样的惩罚力度不免过大了些。
同时,作为服务商,饿了么在客户给予差评后,没有做电话回访了解具体原因,也没有妥善处理客户的投诉,而是选择了息事宁人的方式,罔顾顾客的合法权益。
错在外卖员,但饿了么平台或许更应该深刻反思。
玛氏中国|2025年度玛氏箭牌北京区域包材及原材料仓储(VMI)项目
1641 阅读骨灰级物流人分享的库存品位分析
1661 阅读送外卖和送快递,物流兄弟怎么选?
1390 阅读快运网点蜕变:做云仓、盈利大增、冲刺亿元营收
1219 阅读物流行业赚钱秘籍:四步教你物流产品如何卖出高价
1029 阅读北美仓配一体机会和风险
991 阅读开仓即满仓!京东物流连开韩国仁川、利川两大海外仓
988 阅读华为的物流“布局”,为何备受关注?
963 阅读三大空运巨头宣布推出全球货运联合业务
910 阅读年营收15亿的跨境物流企业要上市
79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