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逻辑
这里的功能区指的是作业区域,比如存储区、分拣区、理货区、出库集货区等,其他的区域,如办公区和辅助功能区的面积,仅作为一个输入值。
1、存量要素
确定功能区面积首先需要确定库容量,通常在规划物流中心的时候是为将来作规划,也就是说这里有一个库存预测的过程,但库存的预测是企业经营和供应链端的问题,在物流中心规划的时候可以对这个过程做一定的简化,比如对历史数据进行拟合,或者用增长率,或者直接用一个既定的营收目标进行折算等。再将库存量根据物流单元的大小,比如托盘或者存储容器的尺寸换算为库容大小。
单位物流量示例
2、流量要素
其次要确定物料的吞吐量,在物流中心的进向和出向中都和物料本身的吞吐量相关,在进向作业和出向作业的不同流程中,物料缓存的空间需要作为一个功能区并占用面积。比如物料A一天需要出100托,那么这100托在从下架到出库过程中个,需要经历托盘下架、分拣、集货、复核、装车等作业流程,在这些作业流程中都会占用仓储作业的面积。作为高周转型的物流中心,如配送型的物流中心,进向和出向的功能区面积通常会较大。
功能区系数示例
3、周期要素
这里的周期主要是指作业的批量与批次,在流量的基础上增加对批量与批次的分析,可以让面积更加精确,多批次小批量功能区面积的比重较小,反之较大。所以如果吞吐量大的情况下,但批次多,对于面积占用也不高,但如果批次少,那么在进向和出向物流作业的功能区面积便会相对较大。
4、单位面积成本
单位面积成本分为单位面积流量成本和单位面积存量成本,单位面积流量成本是每个功能区中单位时间内(天)在每平方米中平均通过了多少托盘量的成本,单位面积存量成本是每个功能区中单位时间内(批次)存储或者缓存了多少托盘量的成本。单位面积成本用于作为目标函数进行功能区最优面积的拟合。
5、最优面积拟合
在测算出各功能区的存量、流量、服务周期后将其作为约束条件,然后将流量的批次和面积率作为决策变量,并且给定每个功能区面积率的一个初始比率值。如果提高运算效率,可以将各个功能区面积率设定一个经验区间,使其在区间内进行优化组合,最终输出各个功能区在某个批次下的面积率。这个环节需要构建数学模型和算法,并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
结果输出示例
菜鸟全球供应链再升级:亚太仓配网络覆盖10个国家地区
1351 阅读九识、新石器、白犀牛、菜鸟、京东物流、美团、顺丰等布局的万亿赛道,谁将成为“领头羊”?
1120 阅读Gartner供应链25强十年(2016~2025)演进的洞察
1101 阅读Temu正式进军土耳其市场 推出“一日达”配送服务
1001 阅读守护车轮上的健康!运满满首站货车司机公益体检活动落地宿迁
927 阅读王卫1110亿元、赖梅松289亿元、杨绍鹏213亿元、喻渭蛟夫妇176亿元......物流领域最新财富榜出炉!
918 阅读亚马逊当日或次日达服务年内扩展至4000个美国小城镇
893 阅读阿里最新合伙人名单出炉:精简至17人,9人退出,无新增
871 阅读亿通国际针对航运业的碳管理解决方案
821 阅读菜鸟集运6月香港累计注册用户同比激增95%
79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