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与“绿色”“低碳”相关的概念迅速成为投资与创新的热点。在这一浪潮中,零碳园区便是其中之一。那么,零碳园区究竟是什么?简而言之,它是指运用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园区内碳排放与碳吸收的平衡,最终达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
随着各参与方认识到这一领域的新机遇,近年间,以“零碳”命名的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这股零碳园区的建设热潮中,有观点认为“零碳园区”的概念尚处于炒作阶段;同时也有声音呼吁社会各界保持理性态度,警示若不经过深思熟虑便盲目推进相关项目,则有可能在未来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等负面后果。
从目前行业的参与者来看,各级政府、投资方、相关企业对零碳园区热情高涨,背后各有考量。
对于各级政府而言,其将零碳园区视为其响应双碳目标和招商引资的手段。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在各省市2024年重点/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中,有至少14个地区将双碳产业园区项目纳入其中,如上海、浙江、天津等已明确提出建设零碳产业园,并已发布相关政策文件,推动近零碳排放园区的试点工作。
在政府之外,投资方、建设方、设计方、设备供应商等关键参与者更多的是看重其中蕴含的商业潜力和经济效益。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寻找并利用零碳园区带来的商业机会,例如提早布局零碳园区有利于塑造企业形象;布局零碳园区能帮助企业未来出口商品面对的碳关税和碳成本时,产品获取竞争优势;通过投资零碳园区项目往往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找到更多融资的机会,或以零碳园区名义获取政府的补贴和税收优惠;设备供应商通过卖太阳能板、风能涡轮、储能系统和智能电网设备等新能源设备扩大销售额等等。
然而,纵观当前遍地开花的零碳园区项目,实质上许多标榜零碳的园区并未实现严格意义上的零碳排放,或许被称为绿色园区、低碳园区更为恰当。
不少参与方对零碳园区尚存在认识上的错误。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也指出,一些工业园区存在概念认识误区,将零碳排放等同于低碳发展。
此外,尽管部分所谓的零碳园区采取了可再生能源替代和能耗管理等措施,但大多数在实施减排后仍有碳足迹,往往需要依赖购买碳信用和绿色电力来抵消剩余排放。购买碳信用以转移减碳责任的做法也被一些国际环保组织质疑“漂绿”。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做法实际上可能只是名义上的碳中和,因为园区内大部分碳排放的权责实际上属于企业,而非园区本身。
在被质疑名不副实的同时,多地园区虽被冠以“零碳”之名,但实际效果也参差不齐,商业化模式并不成熟。
首先,在探讨零碳园区的发展前景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实现零碳园区的具体路径尚未明确,且不同类型的园区之间的实现方式存在显著差异。
同时打造零碳园区需要完善相关标准以及评估、认证体系,例如相关能源管理、碳排放核算、碳排放管理等一系列标准支持,然而目前还没有正式实施零碳园区国家标准,一些地方的标准和规范尚未完善,参与方的多样性,也难以为园区设定一个统一和明确的零碳标准。
此外,零碳园区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例如,智慧零碳园区的建设需要在园区规划、建设、管理等全生命周期融入“碳中和”理念,并依托关键技术和要素支撑。然而,目前的技术水平和资金引导方式尚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零碳园区建设。
举例来说,在减少、抵消之外,实现碳中和的方法,还有碳移除、碳封存等手段,然而,在当前研究中,仍需要进一步的技术发展和成本降低才能实现大规模部署,同时零碳园区依赖先进可再生能源、储能和数字化管理技术,但这些技术仍面临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尤其是长期储能技术如氢能和液态空气储能尚在探索阶段。
全国信标委智慧城市标准工作组也表示,零碳智慧园区的技术探索仍需加强,现有技术难以支撑我国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零碳园区实现完全的“零排放”目标仍面临重大挑战。
另外,中国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但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市场需求有限;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但资源相对匮乏。这种不平衡给零碳园区的跨区域协同发展带来了额外的难度。
尽管当前的零碳园区存在众多质疑和挑战,但它们作为城市产业集聚的核心区域,不仅体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沿理念,也是引领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的关键力量。据2019年的相关数据揭示,中国工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48.8%,而包含工业、物流、商务办公等在内的各类产业园区则是工业能耗的主要载体,其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然而,零碳园区的发展应与全社会的减排进度相匹配,遵循经济的客观规律,从绿色园区、低碳园区逐步过渡到近零碳,最终实现零碳目标。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要求我们警惕那些只图短期利益而忽略长期可持续性的项目。是否带有“零碳”的标签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园区能否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减排措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层面需要制定和完善政策、标准和评价体系,以促进零碳园区从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这不仅涉及到政策的引导和激励,还包括对园区减排效果的准确评估和监督。最终,零碳园区的发展将从浮华回归本源。
中邮无人机(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636 阅读智能仓储企业“智世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2593 阅读这家老牌物流巨头被整合重组,四千多名员工将何去何从?
1977 阅读2024最值钱的物流上市企业是谁?哪些物流企业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492 阅读地缘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应链:转型、挑战与新秩序
1235 阅读物流供应链领域“吸金”不力,但能给投融资事件颁几个奖
1238 阅读16连冠背后,日日顺助力智家工厂物流降本增效
1022 阅读中远海运回应被美国国防部列入“中国军事企业”清单
952 阅读1745亿件,快递业务量增速超预期
931 阅读扎根供应链创新25年,一家“耐力长跑型”企业的破局启示
89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