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结束的巴黎协定A6.4机制监管机构第五次会议(A6.4-SB005)并未就工程碳移除项目活动( Engineering-base Activities)纳入资格做出最终决定,依据会议安排将在7月中旬举行的第六次会议(A6.4-SB006)中进一步针对该事项进行讨论,鉴于该事项前期引起的争议较大,监管机构将在第六次会议之前在6月5日至19日之间进行有组织的公众咨询,未来拾余将继续关注A6.4机制进展情况并分享给关注国际碳市场机制进展的老铁们。
国际碳市场机制按部就班推进中,国内CCER重启也是紧锣密鼓的进行着,5月30日,在中关村论坛林草碳汇创新国际论坛上,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李高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正在抓紧启动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各项工作,争取今年内重启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国务院办公厅5月31日印发的《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将“预备制定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列入2023年行政法规工作计划中。
我想之所以有很多人关心A6.4机制的进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将来会应用于在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之间进行转移的PA A6.2条款下国际转移减排成果中作为ITMOs在双边或多边国家中进行交易,到时候除了国际碳市场机制通用的A6.4ERs之外,国家之间在达成协议的情况下还可以其他类型的减排成果进行交易,这一点详细规则虽然仍在制定中,但是能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既然可以碳资产或其它标的形式在国家之间双边或多边确定,那CCER可不可以在一定国家范围内实现转移?如果不可以,CCER与A6.4ERs将会有怎样的互存关系或转换机制?VCS、GS、GCC等现有的自愿减排机制与A6.4ERs之间又是怎样的并存和转换关系,考虑到VCS等自愿减排项目很多都是采用的CDM方法学,而CDM项目和方法学是A6.4的基础,并且已经在进行转换机制规则的制定,那未来这些国际自愿减排机制如何定位自己的位置和空间?
RE100作为全球企业可再生能源倡议,汇集了数百家致力于100%可再生电力的大型和雄心勃勃的企业。I-REC国际绿证等随着加入RE100倡议的企业不断增加和深入落实,近几年的签发量呈几何增长的态势。国内绿电绿证相关制度也不断的完善,北京率先提出“重点碳排放单位通过市场化手段购买使用的绿电碳排放量核算为零”的碳排放单位管理和碳交易试点政策,以及去年我国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给新能源电力绿电绿证的打通及国内GEC的可转让交易提供了政策支撑和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绿色电力可否作为ITMOs转移?再进一步,我国强大的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量可不可以作为ITMOs进行转移?
2021年10月28日中国向联合国更新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是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基于巴黎协定Article 6.2条款超额完成的自主贡献目标可以拿来与其他国家进行国家之间的转移的前提,我们可以在以上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中寻找与此相关的其他可能性。
以上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可以说是满脑子的替国家卖碳赚钱的逻辑,现实情况我们已经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家,我们为自身设定的在国际碳交易中的位置很可能与国际社会对我们的期待和定位大相径庭。另外会不会有些“聪明”的国家为了卖碳故意把自主贡献目标定的宽松,从而利用碳减排出口来薅别的国家的羊毛?这些都将会在后续A6.2详细规则条款中加以规避。前几天国际排放交易协会( IETA)发布了一份关于巴黎协定第六条款( Article 6)的研究报告,主要对A6.2条款在预设规则下近期( Near-term)和远期( Long-term)国际转移减排成果( ITMOs)交易进行了建模分析,报告结论是与所有缔约方都实施国家自主贡献相比,利用第6条合作实施国家自主贡献可以大大减少实现减排所需的资源,国际减排成果转移明显将增加全球减排效果,充分肯定了ITMOs对全球合作减排的贡献。其中有几个点很有意思,一个是准备创建一个“雄心俱乐部”,其成员承诺按照第6条的排放交易比例增加气候减排自主贡献目标,有助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雄心,防止有的国家乐此不疲的卖碳在减排雄心上逐步拉胯。另外一个是各国会自由安排诸边合作方式(或“俱乐部”),利益程度和角色(买方/卖方)取决于一方合作的俱乐部。这个最有意思,因为他们的模型中把中国为首的一带一路国家划到了一个俱乐部称为BRI Club和非一带一路国家俱乐部Non-BRI Club,另外,发达国家还有一个G7俱乐部。看到吗?人家欧美就没打算跟我们玩!
仅仅从经济方面考虑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些列行动和碳市场规则,终究走不出人类短视的局限,昨天看到一则报道,研究北极冰雪盖层的科学家表示,即使按照巴黎气候条约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也已经无法阻止北极大片浮冰融化。无论人类如何积极地减少导致全球变暖的碳污染,北冰洋的冰盖最早将在2030年代某个夏季消失,比预期的要早十年。“现在还想把北极夏季海冰作为一种景观和栖息地来保护,已经太晚了,”“这将是我们因温室气体排放而失去的气候系统的第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北冰洋的覆盖的冰川融化之后对于全球后续气候变化的影响会怎样?不知道!但是更多的从经济层面考量气候变化规则而讳疾于对人类生存带来的威胁,可能会让人类承担不可承受的代价。最后用向A6.4碳移除反馈征询意见的一位名为Robert Chris的专家在信中的一句话结束:“the so-called climate change emergency is an emergency in name only”。
春节也送货?!超20家物流企业春节服务安排出炉!
1987 阅读顺丰133亿件、中通340亿件、圆通266亿件、韵达238亿件、邮政180亿件……全年快递业绩出炉!
1852 阅读中国物流集团2025发展战略发布
1396 阅读AI 赋能供应链,从价值创造到未来引领
1149 阅读年营收49.6亿元的海康机器人IPO有新动静,透露了几个关键信息
1117 阅读上线首日,京东快递凌晨即送达手机国补第一单!已支持全国所有上线省市!
974 阅读货车司机准驾年龄放宽至63岁,大家还继续干么?
877 阅读2025年1月13日-1月19日全国物流保通保畅运行情况
852 阅读超越最优解:数据与算力时代运筹学新范式
805 阅读2025年京东物流昆明大件宅配、京东帮资源招商
81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