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网
搜  索
登陆成功

登陆成功

积分  

碳管理业务(一)一文读懂碳排放核算业务

[罗戈导读]根据碳管理业务类型,将碳管理行业的业务分为碳排放核算、碳管理咨询、环境权益项目开发、碳金融、碳行业内服务“碳中和+”六大板块。

根据碳管理业务类型,将碳管理行业的业务分为碳排放核算、碳管理咨询、环境权益项目开发、碳金融、碳行业内服务、“碳中和+”六大板块。

一、碳排放核算业务简介

主要是计算区域、企业和产品在某个时间段的碳排放,以及相关三方核查机构的核查业务。

这项业务可以说是碳管理行业的最基础业务。无论从事碳管理领域的哪个细分行业,都需要对这方面的业务有所了解,从事碳管理的人也必须会核算碳排放。

根据当前的行业价格,碳排放核算每年的总体市场潜力预计在20亿~40亿元。

二、业务细分

碳排放核算根据核算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区域碳排放、组织碳排放、产品生命周期碳排放。

1、区域层面碳核算

一般叫作温室气体清单,这里的区域一般指行政区划,大到整个国家,小到一个社区都需要做温室气体清单。

区域碳清单价格根据区域大小和当地经济水平在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

国家层面的核算方法主要来自《IPCC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但国家层面的温室气体清单不会让市场做;

省、市县级的可以参考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和世界资源研究所发布的《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目前为止没有专门针对社区层面的清单指南。

2、企业层面碳核算

一般叫作碳盘查,业务受众分为2种:

一种是国家指定的八大行业约8000家重点排放企业,这些企业是强制要求核算碳排放的;

另一种就是自愿或者应客户等利益相关方碳披露要求而做的,在双碳及ESG背景下这类企业增长很快。

组织层面碳核算根据政府定价在1.5万~3万元。

组织层面的碳排放在时间和空间方面都定死了的,一般都是一年范围内企业厂区边界内的排放。

组织与运行边界

组织层面的碳排放计算方法最早源于WRI发布的《温室气体议定书》以及随后的ISO 14064,后来又转化为国内各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它根据企业对碳排放的责任分为范围一排放、范围二排放和范围三排放。

范围一排放是指企业直接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它又包括能源排放、工业过程排放、泄漏排放和废弃物处理排放;

范围二排放是指虽然不是企业直接产生的排放但是与企业强相关的排放,它包括外购电力和热力的排放;

范围三排放是指不是企业直接产生的排放,但是是企业弱相关的排放,如上下游产品生产和运输产生的排放、员工通勤产生的排放、员工差旅产生的排放等。

组织边界温室气体排放概览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范围三排放可不计算,或只作为参考项列出,不计入企业总排放。

如果碳排放核算主体是国家强制要求报送的八大行业企业,那么除了上述指南要求收集的数据以外,还要提供国家发改委另行发布的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上的内容,补充数据表上的数据是将来政府向企业发放配额的依据。

3、产品层面的碳排放

一般称为产品碳足迹核算,这类业务基本属于自愿或者利益相关方要求而产生的业务。计算碳足迹一般都采用碳足迹计算软件

产品碳足迹及活动碳排放目前业务较为零散,价格在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碳足迹指某个产品在从原材料开采到最终废弃或回收利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

碳足迹的计算由于国内没有相关标准,所以在计算的时候一般参照ISO 14067和PAS 2060来实施。

碳足迹计算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流程图的绘制和排放数据的获取。

流程图的绘制:我们可以这样想象,在产品生产的时候会有许多道工序,每个工序都会有许多输入项,如各种原材料、各种能源等,每个工序也都会有一个或者多个输出项,至少会有目标产品或者中间品,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副产品,还可能有废水废气或者固体废弃物。我们将所有工序的输入项和输出项全部画出来,就是产品的流程图了

羊角面包的全生命周期流程图

画完流程图以后,理论上我们将流程图上每一个工序或者叫单元流程的输入项和输出项产生的碳排放数据输入,就可以计算出产品的碳足迹。

排放数据的获取:产品碳足迹相关数据的获取并不是要求全部都要现场数据,而是一些重要的、获取方便的数据采用现场数据,而那些不重要的、获取不方便的数据,则采用数据库数据。

我国并没有官方的数据库,很多数据还是采用的欧洲数据库的数据。这也是制约我国碳足迹发展的一个很大因素。如果要真正实现所有产品都贴上碳足迹标签,建立国家层面的碳足迹数据库是最紧迫的工作。

三、碳排放岗位现状

薪资范畴:

未来发展:

目前,市场对碳核算人才的需求量还很大,碳核算从业者人数比例在双碳领域仅次于碳管理咨询;从碳核算领域切入双碳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并非一个适合长期发展的赛道,远景集团已开发出碳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碳足迹,自动生成碳排放报告,预计一两年后绝大多数碳核算业务会被这类自动化碳核算技术接管。

从大的发展方向来看,碳排放管理员的职业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向:技术咨询方向、企业碳管理方向和碳市场方向。具体见下章推文。

至于如何从碳核算领域切入双碳,对于没有任何实操经验的新手来说,目前最好的渠道是找到那些有碳核查项目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名单可以从各省级政府公开招标文件中找到),先去这些企业做一到两年的碳核查再考虑下一步发展。

四、学习资料

熟读ISO 14064及PAS 2060,了解碳核算各层面的核算指南或标准。

免责声明:罗戈网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片、视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后,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谢谢!
上一篇:碳管理业务(二)一文读懂碳管理咨询业务
下一篇:商道观点:中国企业碳中和路径之3R行动模型研究 | ESG特辑
罗戈订阅
周报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谢您的打赏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相关文章

2025-02-14
2025-02-13
2025-02-13
2025-02-13
2025-02-12
2025-02-12
活动/直播 更多

2.22北京【线下公开课】仓储精细化管理:从混乱到有序

  • 时间:2025-02-22 ~ 2025-02-23
  • 主办方:冯银川
  • 协办方:罗戈网

¥:2580.0元起

报告 更多

2025年1月物流行业月报-个人版

  • 作者:罗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