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网
搜  索
登陆成功

登陆成功

积分  

行业视角 | 新形势下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研究(二)

[罗戈导读]医药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医药物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流形态,是物流技术和管理在医药领域的具体应用,是医药制造企业、医药分销企业、医院和患者之间的联系和纽带。

医药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医药物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流形态,是物流技术和管理在医药领域的具体应用,是医药制造企业、医药分销企业、医院和患者之间的联系和纽带。由于我国医药物流的起步时间晚,很多还处于改进自身业务整合、优化流程的阶段,目前仍存在物流标准不完善、资源缺乏有效整合、配送效率不高、第三方医药物流尚不成熟、医药物流人才匮乏等问题,为进一步支持新形势下我国医药物流健康发展,研究院主要从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建立医药物流人才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3.我国医药物流现行运作模式

(1)快批模式:九州通医药集团

快批模式是指以医药批发企业为主体,制药企业的产品汇集到批发企业物流中心,由于医药连锁企业没有自己的配送中心,批发企业物流中心根据医药连锁企业各分店的订单要求,对各地的下游客户做直接配送,最后由总公司与批发企业结账。

“九州通模式”是由九州通医药集团创始人刘宝林先生提出的一种规模大、价格低、现款交易的“快批模式”,简称“九州通模式”。“九州通模式”将提交订单、交货、回款等发生在不同时空的环节压缩于一点,省略了人员促销、催货、催款等一系列步骤,并在实现药品批发业务后,对其进行配送的独特模式。九州通主要运用了其自主研发的WMS(仓储管理系统)实现运作,WMS根植于企业ERP系统,通过与业务管理结合实现商流和物流的一体化管理。

图10:九州通快批模式物流作业流程

物流运作的独特之处:九州通选择了“两级医药物流分销模式”,组建一级物流分销中心和二级配送中心(包括下设的配送服务站)所构成的两级分销网络的跨区域大型医药分销企业集团。九州通在规划物流中心的全国布局与规模时,重点考虑的是当地的市场资源,客户网络与原有物流网络的配合,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的设置密度为物流时程在200公里以内。

表3:快批模式物流分销与配送中心设立依据

类别

一级物流分销中心

二级配送中心

设立依据

以经济区域划分

以行政区划分(省、市、县)

区域特点

药品流通量大

网络密度大

功能

为上游厂商提供药品集散服务

贴近终端,为下游客户服务

(2)自营模式: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自营模式是指医药企业自己建立起网络化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自主完成物流相关流程。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就是自营模式的典型代表,广药集团是广州市政府授权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国有独资公司,主要从事中成药及植物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物医药制剂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R&D)以及制造与经营业务(P&M),而且在医药商贸物流、大健康产业等方面有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是广州市重点扶持发展的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广州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51年,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2010年以来,广药集团开始对全公司医药物流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布局完善以广东现有物流设施为依托,向各异地子公司建立二级配送库的全国性物流网络拓展,并且与多家大型品牌供应商开展第三方物流业务。广药建设的医药物流中心均采用多种货架存储系统、物流自动识别输送系统、数字亮灯智能辅助拣选系统以及立体高层货架存储系统,配备磁轨道导引的VNA堆垛车、电动托盘搬运车等物流作业设备,具备多种自动化管理技术功能。

表3:自营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供应链各环节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使物流与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结合更紧密

自营物流需要大量资金、人才投入,企业需具备一定的规模和风险承担能力

对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建立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提升企业形象

要求企业有很强的管理能力,若管理不好,物流会成为企业负担

自主掌握产品分销渠道,减少商业秘密、知识产权泄露的风险

要求企业有很强的物流信息平台的开发建设能力

(3)第三方物流模式:杭州邦达物流有限公司

第三方医药物流是指用现代化物流管理手段,为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提供符合新版GSP要求的药品验收、存储、养护、配送管理服务。

杭州邦达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它的经营理念是“只送药不卖药、只运药品不运其他商品”,邦达物流已成为国药控股、康恩贝、浙江英特药业、浙江医药、亚太药业、天施康、回音必等三十余家大型医药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邦达物流是一种追求零库存、注重信息流建设的流通配送型物流企业。邦达物流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浙江、武汉等多个大中城市拥有了自己的办事处,在全国设立了一级平台省会城市,二级平台地级市,和三级平台县级城市,拥有了可辐射全国600余座大中城市的物流配送网络。在浙江省内建立了三级中转站,一级到地级市、二级到县级市、三级到乡镇、私人诊所,九条物流通道、30个物流平台和可以辐射到70余座县级市的2万个终端。省外的大部分物流由外省合作成员负责,外省合作成员的物流到江浙沪的,则全部由邦达负责,通达70余个县级市的24小时到达,直送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和私人诊所的48小时到达。

图11:第三方医药物流模式作业流程

(4)基于电商的医药物流模式:广州七乐康药业连锁有限公司

基于电商的医药物流模式是指客户在电商购物平台下单后,由电商企业自营物流或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药品的配送服务。

广州七乐康药业连锁有限公司是首批国家食药监局认证网上药店。于2011年开始发展医药电商B2C业务,至今已拥有9家实体药店,成为天猫医药馆全国战略合作伙伴,其主营业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计生产品、隐形眼镜、营养保健品等。2014年底,广州七乐康现代医药物流有限公司成立,成为行业中首家自建专业物流的医药电商企业。2015年在珠三角展开自营配送试点工作。目前在广州城区已实现“211限时达”,上午下的订单,下午能送到,当天晚上下的订单,第二天上午就可以送到。七乐康已展开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全面的物流布局。2015年1月,华东分仓正式开始运作,与广州总仓一样,华东分仓严格按照国家GSP标准,全面保障了药品仓储温湿度的标准。对于部分对运输要求较高的药品,七乐康配备专业冷藏车辆运输,及专业配送药箱,实现全程温湿度和GPS监控,未来用户可望通过手机APP查询药品的实时状态。

图12:基于电商的医药物流模式流程图

4.我国医药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我国医药物流运行呈现“需求增速放缓,质量增效加速”的特征。一方面,销售稳步放缓,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结构不断调整,社会资源得以整合,运行质量有所提升,这预示着“供应链单环节优化”模式正逐渐向着积极的方向转变。在医药物流稳步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

(1)物流标准不完善

①物流标准不全面。国家对医药行业监管度高,在仓储方面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参照,而在运输方面,未有明确的政策指导,各企业遵循自己的企业标准。物流提供的是多点服务,缺少标准化支撑将无法保证跨地域服务的持久性,也保证不了医药品的质量。同时,物流标准作为技术规范的载体,可以从源头上引导物流资源整合,把握技术升级的主动权。因此,对于全链条的物流运作都需要进行标准化引领。

②物流质量标准不明确。2016年2月,国务院宣布取消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批准,邮政京东顺丰等一批快递企业进军医药物流市场。2018年5月出台了《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温控设施设备验证性能确认技术规范》(GB/T34399-2017)对社会物流的储运条件有了标定,但还缺乏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综合考核评估体系。社会物流缺乏医药流通的经验,对医药品质量的控制能力亟待提升,一旦出现违法违规,现行药品监察的法律法规将无处罚依据,而GSP认证仅适用于医药流通企业,药监部门的监管难度加大。

③物流包装标准不统一。包装尺寸、容器规格等标准化低,严重阻碍物流各环节的有效衔接以及包装的回收利用。医药品以纸箱或木箱整装后进行运输,包装规格的标准不统一直接影响载运量的大小。而托盘标准不统一,则需要卸车后重新码盘,然后再入库,致使流通作业量增加。

④药品编码未统一。药品品种繁多,且药品名称复杂,包括中文名称、商品名称、英文名称、别名等。在我国,与药品相关的编码包括药品条码、本位码、分类码、物流配送条码(GB/T  36078-2018)等,它们所表示的信息存在重复、不兼容等问题,且缺少通用的交换平台。2016年国家取消药品电子监管,提出建立药品追溯体系的要求。而统一编码则有利于企业操作标准,有利于药品质量全程追踪。

(2)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①资源配置模式单一。在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企业重视技术带来的宣传效果,但忽视了在应用时的协调统一。这导致物流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配置与企业现有规模与管理方式不匹配。单环节资源投入并不能修补物流系统的短板。物流的服务水平取决于整个物流系统的可靠性。

②物流管理分散。从部门设置来看,有些企业没有物流管理部门,物流职能分散在生产、销售环节。由于缺乏专业统一的管理,挂靠到其他部门后,物流职能再次被拆解,生成了运输、仓储等分支,分别进行管理,降低了运作效率。

③医药物流中心重复建设。在国家“健康中国”、“两票制”、“分级医疗”等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医药流通企业都在积极布局以提升其管理和运营能力,而医药物流中心则是关键节点。据药品流通运行统计显示,2017年国药主营业务收入为3214亿元,占当年医药市场份额的21.98%,按华东地区比例37.30%计算,国药华东地区主营业务为1198.96亿元。为满足华东地区业务增长而建立的国药上海物流中心二期需要支持这上千亿的业务需求。实践显示,医药物流中心投资大、规模大,且为多点布局。但由于政策激励、同业竞争、第三方医药物流尚未成型等多重因素存在,导致各企业对兴建医药物流中心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严重。医药物流中心因区域饱和,无法充分发挥资源利用度。

(3)配送效率不高

药品是特殊商品,由于其生命周期短,对温度、湿度、避光等条件都有严格规定,配送成本高,且配送时效上比一般商品要更加严苛。而相关政策引起经营利润的萎缩,原有经营成本的束缚迫使配送企业只能压缩流通成本,企业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因而配送效率降低。我国医药流通的行业集中度不高,四大医药流通巨头所占份额约为整个市场的五分之一,“多、小、散”的企业现状仍是医药流通的困局。大型流通企业的配送对象多是大型公立医院,特点是将少品种多数量的医药品集中配送,而对于乡、镇、村级卫生机构的少量多次的配送需求无法适应。中小型流通企业是对乡镇配送的补充,但面对碎片化订单,配送缺乏路线规划,车辆缺乏合理调度,致使单程空载率较高。由社会物流发展的第三方医药物流拥有广泛的网络布局,但医药流通所需的库房、车辆、设备还有待完善,受承载力以及医药流通经验限制,其配送能力有限。随着“两票制”、“医药分级”等一系列政策落地,医药流通企业的客户数量不断增长,订单也更加碎片化,这要求医药物流中心具有拆分能力。由于医药物流中心的动线布局都是按批发业务设计,后期改造具有较大难度,所以化整为零的配送势必会增加配送难度。

(4)第三方医药物流尚不成熟

①由医药流通企业提供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不成熟。首先,配送网络单一。配送网络依据医药品的供需轨迹进行布局和演变,分布不合理,区域运作与快速反应力不强。其次,信息化应用不广泛。信息化管理手段和计算机技术在医药流通企业中尚未得到普遍应用,长期以来信息对接依靠人工,造成信息流交换不畅,信息无法实现追踪与共享。最后,自动化水平低。在验收、搬运、存储、分拣、配送等作业流程大多还依靠人力维持运转,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存在搬运不进仓、分拣差错、配送有误等诸多问题,作业效率以及准确率无法适应流通需求。

②由社会物流提供的第三方物流不成熟。首先,国家虽然取消了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的审批,但第三方物流仍需适应医药流通的质量体系。其次,社会物流进入医药物流前的物流经验和管理方法不能完全适用于医药品的流通,特别是对冷链药品、易碎品等缺乏专业化的操作。最后,操作人员缺乏医药品安全意识,存在违规操作、暴力装运等问题。一旦由于货运发生货物破损,不仅追责难,而且无法按照货值赔付,通常为委托方自己承担。由退换货产生的货期延长会让使用终端的满意度下降。

(5)医药物流人才匮乏

①复合型人才缺口大。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医药物流已经由劳动密集型向复合知识、技术、资本、劳动的综合型转变。同时,医药物流人才需求也在同步升级,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服务设计与推广等都是需要人才填补的缺口。

②人才流动性大。企业对医药物流的重视程度不足,薪资待遇偏低,且未设立人才培养计划,人员缺乏对企业目标和战略的认同感,医药物流人才流失严重。同时,随着互联网与医药物流的逐步融合,新业态吸引了不少具有医药物流背景的人才跨界互联网。

③人才供需失衡。受各地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差异影响,物流发展水平不均衡,从而对人才的需求表现出类型与岗位的不同。

5.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相关建议

(1)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

第一,对现有与医药物流相关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进行梳理与整合,并制定相关操作细则,加大标准覆盖面,加强推行力度,完善认证体系,同时引导行业标准与国家、地方标准进行同向性修订。可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融入到企业标准中,通过标准作业规范来进行落实。

第二,制定与医药物流相关的标准。医药物流的标准缺失,导致无法对医药物流的相关责任主体进行问责。需要协同GSP制定相关标准,同时需要考虑企业的发展水平,制定可以落实的条款。

第三,统一物流包装标准。首先,促进包装尺寸、容器规格等标准化,鼓励包装的回收利用,从而促使分拣前置,减少中间环节,同时,完善各物流载具的标准衔接,提升空间利用率。其次,完善技术、计量、数据传输等标准,设置设备通用接口,提高设备兼容性,进行作业工具标准化。最后,在完善硬件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服务标准化拓展。

第四,完善编码标准。编码标准化有助于实现数据的快速集成,准确采集,提高信息系统的运作效率。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编码体系,提升编码兼容性,建立通用交换平台,并注意与国际接轨,同时,推动商品码与箱码等作业工具码的衔接,通过商品与物流单元的信息绑定来实现货物的顺畅流通。

(2)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

首先是信息可追溯。为了保证医药品的质量安全,各企业需要建立全品种以及全过程的追溯体系,让医药品的来源、去向透明,责任界定清晰,可以通过升级IT系统为信息化夯实基础。

其次是信息双向可视。借助GIS、GPS、RFID等技术对物流全程进行实时在线监督,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一方面企业可以合理调配资源,保障货物安全,提高流通的合规性,另一方面客户可以进行货物查询,获得更直观与便捷的服务体验。

最后是一体化建设。保持物流信息的连续、稳定传输,需要医药流通企业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打通供应链各个环节,满足从入库、分拣、出库、配送等物流全过程的信息输出与查询,实现全系统的管理与监控。

(3)大力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

第一,有利于供应链优化。第三方医药物流不能进行采购和销售,因此可以有效地将物流与商流进行分离,促使其以专业化的运作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加速供应链优化。特别是从医药生产流通企业中分离出来的第三方物流,拥有丰富的医药流通经验,具备高水平的运营系统,具有较强的分拣、温控能力,这些有助于引领中小型企业参与到供应链整合中,打通上下游环节,实现降本增效。

第二,有利于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第三方医药物流提供是专业的现代化物流服务,围绕物流资源加速仓储、运输、质管、分拣、配送等主体功能在医药产业链条上延伸。同时,需求驱动使其不断在作业上进行自动化升级,在流程上促进信息化发展,建立更快速、准确的分拣和配送系统,适应碎片化的订单需求变化。

第三,有利于整个流程的高效运作。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信息支持、物流功能支持,实现远程定价并进行精准结算,同时,通过集成订单来优化作业,降低执行成本,开展多种供应链增值服务,如库存前置、供应链优化。数据与网络的集成应用加大了物流服务的扩展弹性。

第四,有利于减少固定投资。企业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可以减少企业自建医药物流的资金投入,使其精简运营,还可以避免低投入的重复建设,同时也释放了库存对资金的占压。

第五,有利于线上线下业务融合。第三方医药物流可以帮助医药电商整合线

下物流资源,打造“线上”与“线下”共同配送体系。

(4)建立医药物流人才体系

首先是优化人才结构。现代化医药物流需要的是专业化、职业化人才,专业化体现在其具有深厚的知识和技能积累,无论系统运用、仪器操作还是流程管理,乃至企业运营,可以成为“米”字型的整合者,而职业化体现在其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鉴于“米”字型人才的稀缺,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人才团队来发挥复合才能的作用。

其次是扩充人才基数。根据企业结构发展,进行吸纳人才设置,一是通过公开招聘增加初级人才,二是通过培训拓展中级人才,三是通过激励完善高级人才。

最后是强化企业认同。通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提高薪资和福利水平等手段来增强人才对企业的认同感

免责声明:罗戈网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片、视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后,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谢谢!
上一篇:顺丰冷运2023年春节服务调整公告!
下一篇:行业视角 | 新形势下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研究(一)
罗戈订阅
周报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谢您的打赏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相关文章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活动/直播 更多

2.22北京【线下公开课】仓储精细化管理:从混乱到有序

  • 时间:2025-02-22 ~ 2025-02-23
  • 主办方:冯银川
  • 协办方:罗戈网

¥:2580.0元起

报告 更多

2024年12月物流行业月报-个人版

  • 作者:罗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