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江波、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张大为、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张祥共同出席发布会,介绍《“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有关情况,并就“十四五”时期现代物流体系规划布局、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物流降成本、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及示范区建设、现代物流服务保障社会民生、物流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智慧物流发展等方面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情况介绍
张江波: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开发布了《“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今天我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首先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现代物流发展工作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规划》的有关情况。
现代物流是经济的“经脉”,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高度集成并融合运输、仓储、分拨、配送、信息等服务功能,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在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总书记高度重视现代物流发展,多次对做好现代物流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现代物流地位、作用、创新、转型、服务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理论层面系统回答了一系列涉及现代物流的重大问题,在实践层面确立了现代物流发展的总体思路,为正确看待、合理把握现代物流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统一思想、有序有力推进现代物流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经济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论述精神,加快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按照有关工作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开展了《规划》研究编制工作。我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会同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29个部门和单位,以及相关研究机构、行业协会成立起草工作组,邀请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等组成专家咨询组,为研究编制《规划》提供专业支持。同时,按照委领导关于坚持“开门编规划”的指示要求,面向社会开展“我为‘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建言献策”活动,组织召开系列座谈会,开展系列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地方、部门、专家、企业、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意见建议,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回应行业和社会关切。
《规划》聚焦构建现代物流体系这一主题,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现代物流发展的总体思路、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既有效接续国务院2014年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又根据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现代物流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要求。《规划》共7章、33条,以及11个专栏14项重大工程,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现代物流体系、现代物流体系“建什么”以及“怎么建”等重大问题。
《规划》有三方面主要特点,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坚持”:一是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聚焦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结构性失衡、现代物流大而不强、部分领域短板较为突出等问题,提出系统性、针对性解决举措,包括推动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加快物流枢纽资源整合建设、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及补齐大宗商品物流、农村物流、冷链物流、应急物流、航空物流短板等。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发挥创新在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中的引领作用,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强化物流数字化科技赋能,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培育枢纽经济、通道经济等物流经济新形态。三是坚持系统推进。统筹加强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内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点”“线”结合加快构建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统筹发展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和提升传统物流服务质量效率,“创新”“转型”并重加快完善集约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统筹健全现代物流发展支撑体系和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力度,“强基础”“优环境”协同发力加快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
《规划》是我国现代物流领域第一份国家级五年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必将有力推动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有效助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 《“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进行了哪些新的规划布局和战略设计?
张江波
张江波:正如刚才所说,《规划》紧密结合现代物流面临的经济社会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对“十四五”时期现代物流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要求,对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也作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重大战略部署,概括起来有4方面内容需要重点关注。
一是构建“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物流大通道。《规划》结合我国经济产业布局、现代物流发展空间格局,提出构建国内国际紧密衔接、物流要素高效集聚、运作服务规模化的“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物流大通道。重点依托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和主要城市群、沿海沿边口岸城市,促进国家物流枢纽协同建设和高效联动,对内建设串接东中西部、连接南北方的“四横五纵”9条国内物流大通道,提升相关城市群、口岸城市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和规模化运行效率;对外建设“两沿十廊”国际物流大通道,包括沿海、沿边物流走廊以及10条国际物流通道,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强化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多元化国际物流通道辐射能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找准定位发挥现代物流先导性作用。此前已出台的现代物流相关政策规划中,多次强调现代物流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规划》结合构建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的新形势、新要求,将有关“三性”作用的表述调整为“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这看似简单的文字顺序调整,背后隐含着深层次含义,就是要积极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总体要求,更加重视和充分发挥现代物流先导性作用,创造适宜产业发展的低成本、高效率物流条件,支撑和推动产业布局调整、要素配置优化、发展模式创新,建设更为合理、更加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支撑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三是加快推动现代物流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物流大国。2021年,社会物流总额超过330万亿元,较2012年翻了近一番,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快递业务量等位居世界前列,物流业总收入将近12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但同时,现代物流“大而不强”问题突出,规模经济效益释放不足,组织化、集约化、网络化、社会化程度不高,缺乏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存量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东强西弱”、“城强乡弱”、“内强外弱”,与世界物流强国相比仍存在差距。对此,《规划》综合采取措施,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效率,加快发展多式联运,补齐相关细分领域短板,健全“通道+枢纽+网络”运行体系,完善现代物流发展制度环境,通过上述措施协同发力,积极推动现代物流实现由大到强转变。
四是创新思路培育发展枢纽经济通道经济。发展现代物流的最终目的和主要成效集中体现在支撑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对此,《规划》综合近年来各地发展实践和物流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提出“培育发展物流经济”,促进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互促发展、良性互动。一方面,依托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重大物流设施,集聚物流要素资源,带动相关产业要素资源集聚融合,打造具有区域集聚辐射能力的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物流枢纽经济;另一方面,提升“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物流大通道沿线物流基础设施支撑和服务能力,优化通道沿线产业布局与分工合作体系,打造基于物流大通道的经济产业走廊,培育发展物流通道经济,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天目新闻记者:《“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到我国存量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存在“东强西弱、城强乡弱、内强外弱”的情况,并提出“加快国际物流网络化发展”,请问在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方面,交通运输部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哪些工作?在推进国际物流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张大为:你提的是两个相关联的问题:
首先是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问题:综合交通网络是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在提高物流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中发挥着基础性保障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形成“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空间格局,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邮政快递网和世界级港口群,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加快完善、“一带一路”交通互联互通水平明显提升,有力促进了现代物流发展。但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综合交通网络还存在布局不够均衡、结构不优的情况。下一步,我们将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总纲,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全面加强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为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一是建设高效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深入实施《关于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意见》,到2025年,推动基本消除普速铁路瓶颈路段,“71118”国家高速公路网主线基本贯通,普通国道质量进一步提升,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出疆入藏、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骨干通道加快完善,进一步畅通强化经济板块联系的主动脉。
二是加强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提升西部地区铁路覆盖度、干线公路畅通性。增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对外通道能力。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工作,建设便捷高效的工业品下乡、农产品出村双向渠道。
三是深入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今年7月,我部和财政部共同启动了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立足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聚焦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关键节点城市,“以点带面、以硬促软”推进互联互通、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保障有力的综合货运枢纽体系建设。今年,确定了重庆、成都、广州、郑州、昆明等第一批支持的15个城市,安排车购税资金支持综合货运枢纽及集疏运体系重点项目等建设,有力提高了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2023年,我们将再支持一批枢纽城市建设。
四是推动智慧物流发展。深入实施《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在智慧物流枢纽、网络货运等方面推出一批重点标准。加快建设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构建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中心,提升交通物流信息动态监测和调度指挥功能。
关于推进国际物流发展问题:近年来,我国国际物流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中欧班列通达欧洲约24个国家196个城市,国际道路运输合作范围拓展至19个国家,水路国际运输航线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空网络覆盖约60余个国家和地区,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一带一路”交通互联互通网络加快建设,有力服务了国内国际双循环。下一步,我们将强化部门协同、增强国际合作,重点开展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加强“两沿十廊”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积极推进与周边国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多元化国际物流通道辐射能力。
二是进一步畅通国际运输。加快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优化国际海运网络,提高中韩陆海联运效率、推动中欧陆海快线健康发展。拓展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洲际航空网络。稳步扩大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协定签署实施范围。推动航空公司构建国际货运航线网络,完善国际寄递服务网络布局。
三是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深化国际物流供应链先行先试,加快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加强统筹调度,保障能源、粮食、矿产等重要物资运输安全。
四是着力推进制度规则“软联通”。深入参与国际标准规则制定,推进双边、多边交通运输合作。提升国际物流供应链信息服务水平,做好与外贸企业的物流信息对接。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党的二十大对降低物流成本作出明确部署,请问“十四五”期间将如何深入推进物流降成本工作?
张江波
社会物流成本水平是国民经济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降低物流成本的决策部署,近年来,我委牵头报请国务院印发系列综合性政策文件,从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推动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深化产业联动融合和信息互联互通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基本构建起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政策框架体系。在各相关部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水平稳步下降,202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6%,较2012年下降3.4个百分点,与主要经济体差距不断缩小。
但同时,由于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多批次、小批量物流快速发展,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物流降成本工作面临更加严峻复杂的挑战。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交通物流运行受阻,社会库存高位运行,物流保管费用明显上升,社会物流成本水平出现阶段性上升。对此,我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研究提出强化交通物流保通保畅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收费公路货车通行费减免10%、用好1000亿元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支持货运企业和司机等重点群体纾困。此外,针对今年经济发展形势,我们积极加大对物流企业融资支持力度,统筹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等方式,支持相关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减轻物流企业融资成本压力,助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水平。
为深入推进降低物流成本,更好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将“推动物流提质增效降本”作为“十四五”时期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任务,明确提出到202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较2020年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对此,《规划》重点从三个维度加大政策引导:一是巩固减税降费成果。严格落实已出台的物流减税降费政策,推进现代物流领域发票电子化,落实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购置挂车车辆购置税减半征收等税收优惠政策,坚决治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依法治理“只收费、不服务”行为,清理规范铁路、港口、机场等收费。二是更加突出提质增效。重点聚焦全链条降成本、系统性降成本,强调通过提高物流发展质量、增进物流效率来推动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水平,一方面,推动解决跨运输方式、跨作业环节瓶颈问题,扩大低成本、高效率干支仓配一体化物流服务供给;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货物运输结构,合理有序推进大宗商品等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推动铁路货运量占比较2020年提高0.5个百分点,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促进以压缩物流各环节绝对成本为导向的“数量型降成本”,向以完善物流运行体系、提高物流质量效率为重点的“系统型降成本”转变。三是推进深层次降成本。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企业协同发展,推动设施联动发展,支持生态融合发展。加快库存周转,减少社会物流保管和管理费用。稳步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不断健全“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推动物流规模化、网络化、组织化、集约化发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动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水平。
中国经营报记者:近年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支持发展农村电商,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请问,现在进展如何,下一步在支持发展农村快递物流、促进农村消费有哪些举措?
张祥:物流配送体系是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是促进农村消费、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动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等,累计支持1489个县建设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超过2600个,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站点15.3万个,推动各地加快完善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当前农村物流仍存在设施现代化水平低、资源整合不充分、配送成本高等短板,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下一步,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实施“千集万店”工程,推进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补齐农村商业设施短板,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持续提升。
一是强化部门联动。发挥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等跨部门协调机制作用,加强与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邮政局等单位的沟通协作,统筹政策举措,促进农村村邮站、电商服务站、便利店等网点设施共建共享,推动“多站合一、一点多能、一网多用”。
二是优化网络布局。持续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建设改造一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镇物流配送站点,完善仓储、分拣、包装、运输等设施设备,增强对乡村的配送能力。发挥邮政、供销等基层优势,提高“快递进村”通达率。
三是创新发展模式。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探索发展智慧物流、共同配送,支持县域邮政、供销、电商、快递、商贸流通等各类主体市场化合作,开展日用消费品、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等物流快递共同配送服务,逐步实现统一揽收、统一分拣、统一仓储、统一运输、统一配送“五个统一”,降低物流成本。
四是加强主体培育。支持农村各类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采用企业联盟、股权投资等方式合作,做大做强,积极参与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快递物流配送人员培训,提升电商直播销售、数字运营等实操技能,增强创业就业能力。
深圳卫视记者:“十四五”规划《纲要》对“推进12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作出明确部署,《“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建设2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能否介绍一下相关领域情况,将如何推动国家物流枢纽和示范区建设?
张江波
我想您的问题包括了两方面内容,一个是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另一个是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的建设。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决策部署,2018年,经国务院同意,我委会同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了《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在全国127个城市规划布局建设212个国家物流枢纽,“点”“线”“网”“面”协同推进,引导物流资源集聚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打造跨区域的物流通道,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带动制造、商贸等产业集聚,与物流融合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十四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在“十四五”时期推进12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截至目前,我委已会同交通运输部发布4批年度重点建设名单,共95个国家物流枢纽(其中“十四五”时期发布2批重点建设名单,共50个国家物流枢纽),覆盖30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本构建起“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框架。从我们会同国家物流枢纽联盟组织开展的监测评估情况看,相关枢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集聚效应不断增强,运营效率效益显著提升,在纳税、就业等方面社会贡献持续提高,枢纽作为物流设施网络核心节点、区域物流活动组织中心、产业集聚发展重要平台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特别是面对今年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相关枢纽认真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充分发挥物流“国家队”作用,全力畅通交通运输“大动脉”,积极打通城乡配送“微循环”,有效保障应急物资中转分拨,努力维护生活物资和重要生产物资保供稳价“生命线”,前10个月平均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3.7%,高于全国物流行业平均水平,体现出较强的承压能力和发展韧性,对全国物流网络的骨干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从三方面将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一是加快完善枢纽网络。支持和引导已纳入年度建设名单的枢纽扎实做好各项建设工作,促进枢纽业务协同、政策协调、运行协作,加快推动枢纽互联成网。依托枢纽培育发展枢纽经济、通道经济。按照“成熟一个、落地一个”原则,分年度稳步推进已纳入规划的枢纽建设。二是适时开展动态调整。结合枢纽运行监测情况和建设需要,适时增补一批承载城市和枢纽,进一步优化枢纽网络空间布局。对已纳入规划或年度建设名单,但长期达不到建设要求或无法有效推进的枢纽及承载城市,及时动态调整退出规划,确保枢纽建设质量。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中长期贷款以及推荐给政策性金融机构等方式,支持枢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
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建设是深入梳理总结国内国际现代物流理论创新和发展实践,提出的一项重大创新性举措,重点依托国家物流枢纽及相关产业资源,促进物流与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在特定区域打造形成产业联动融合更紧密、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更突出、发展特色更鲜明的枢纽经济,是国家物流枢纽支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功能的最终体现。目前,我们正在会同有关方面开展基础课题研究,下一步将在现有成果基础上研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初步考虑,重点从三个方面指导地方做好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创建工作:一是打造枢纽经济发展承载空间。统筹考虑国家物流枢纽空间布局,以及与枢纽紧密相关、高度联动的相关产业发展布局,明确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的主要载体、辐射范围,加强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低成本、高效率的产业发展环境,为现代物流和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二是构建供需适配的产业体系。紧密结合不同类型枢纽的主体功能定位,以及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基础条件,打造区域性产业集群,既充分发挥枢纽对相关产业规模扩张、质量提升的支撑引领作用,又借助相关产业发展带来的物流市场需求,巩固提升枢纽的物流组织中心作用,推动枢纽与相关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三是培育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促进枢纽与相关产业协同联动和融合发展,打造以枢纽为核心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引导制造、商贸、物流、金融等企业依托枢纽,实现上下游各环节资源优化整合和高效组织协同,发展敏捷制造、准时生产等精益化生产模式,探索发展虚拟生产、云制造等现代供应链模式,提高枢纽创新发展和价值创造能力。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在推动大宗货物、集装箱中长距离“公转铁”“公转水”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下一步将如何深入推进货物运输结构调整?
张大为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国铁集团等部门和单位,加强统筹协调,狠抓任务落实,持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不断取得积极成效。一是推动出台《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指导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持续推进大宗物资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铁”“公铁水”。二是联合发改委开展了四批116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的创建工作。2021年,示范工程累计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量620万标箱,开通联运线路450条。三是积极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强化运输服务规则衔接。会同铁路等有关单位建立工作机制,协调推进和支持港口集疏运铁路建设,扩大“散改集”规模。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我国铁路货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的比重由2017年的7.8%提高至2021年的9.2%,水路货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的比重由2017年的14.1%提高至2021年的15.8%。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沿海主要港口铁矿石、煤炭通过铁路、水运、封闭式皮带廊道、新能源汽车等绿色运输方式的疏港比例分别较上半年提高2.4个和1.9个百分点。今年1—11月,我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完成805.6万标箱,同比增长17.6%。全国港口“散改集”作业完成643.3万标箱,同比增长11.9%。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的重大决策部署。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型,不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
一是进一步推动重点区域优化运输结构。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晋陕蒙煤炭主产区等区域为重点,持续加大推动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力度。
二是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进一步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推动港口铁路专用线建设提质扩面,推动铁路专用线由通港口向通重点港区转变,一体推进设施联通、信息互通和管理融通。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到2025年实现沿海港口重要港区铁路进港率超过70%。
三是加快运输组织模式创新。深化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强化运输服务规则衔接,积极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加快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大力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十四五”时期实现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约15%。推动港铁相关合资公司强化联合营销,不断扩大“散改集”规模。
第一财经电视记者:《“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将“强化现代物流对社会民生的服务保障”作为“十四五”期间的重要发展方向,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重点推动?
张江波
现代物流兼具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双重特点,不仅是促进市场供需对接和实体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础,而且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据行业协会统计,我国物流相关从业人员超过5000万人,对稳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应对疫情期间,现代物流在保障生活物资供应、维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水电气等重点行业一样,成为保障社会民生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重点从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更好发挥现代物流民生保障作用:一是支撑扩大内需和消费升级。完善商贸、快递、冷链物流网络,健全城市特别是超大特大城市物流设施网络,加强重点生活物资保障能力;补齐农村物流设施和服务短板,加快工业品下乡、农产品出村双向物流服务通道升级扩容、提质增效,扩大优质消费品供给。二是保障食品药品消费安全。依托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大型冷链物流设施,加强生鲜农产品检验检疫等质量监管。加快建立覆盖冷链物流全链条、医药物流全流程的动态监测和追溯体系,提升冷链物流质量保障水平。三是支持新业态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稳步发展即时配送、网络货运等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保障就业人员合法权益。
近期,我们将重点推进两方面工作:一是促进即时配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即时配送是综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力众包等模式,实现点到点、无仓储、无中转、即需即送的快捷物流服务。在餐饮外卖特别是疫情催生的“宅经济”带动下,即时配送实现高速发展,在保障生活物资供应、改善居民消费体验、促进扩大消费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有关行业协会反映,2022年我国即时配送订单预计超过400亿单,同比增长30%左右,市场规模达到约2000亿元。作为跨界融合的新兴现代物流业态,即时配送与现行政策体系、管理机制不完全适应,行业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包括适应即时配送特点的政策框架体系不完善、传统劳动保障制度不适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需要、平台企业协同管理作用发挥不足以及标准规范、配套设施设备不健全等。对此,我们正在牵头研究制定综合性政策文件,加强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进一步促进即时配送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推进城郊大仓基地布局建设。城郊大仓基地直接面向城市消费市场,具备仓储、分拣、加工、包装等综合服务能力,与即时配送等新兴物流业态紧密相关,是优化城市物流体系、完善城市消费流通网络、提高城市应急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我们正在组织开展城郊大仓基地布局建设研究工作。初步考虑,拟重点面向大城市布局建设一批城郊大仓基地,统筹发挥城郊大仓基地贴近消费市场、综合服务能力强,以及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资源集聚能力强、服务辐射范围广、一体化运作效率高等优势,推动形成“平时服务、急时应急”的“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城郊大仓基地”的生活物资物流设施网络,有效提高城市物流体系“平急转换”水平、城市生活物资和消费品保障能力。
新黄河记者:“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物流标准规范体系进一步健全,标准化、集装化、单元化物流载器具和包装基础模数广泛应用”,当前,我国标准化、集装化、单元化物流载器具和包装基础模数的应用处于什么样的水平,下一步将如何提高?
张祥
加快推广标准化、集装化、单元化物流载器具和包装基础模数的广泛应用,是推动物流链各环节高效衔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标志。
2014年以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从推广1200mm╳1000mm 尺寸规格的标准托盘应用切入,在全国组织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促进包装箱、周转箱(筐)、货运车厢、集装箱等物流载具标准衔接,提升物流上下游设施设备和服务标准化水平,取得显著成效。试点企业标准托盘使用率达到80%-100%,平均装卸货效率提升3倍以上,车辆周转效率提升1倍以上,货损率降低约50%,企业综合物流成本降低约10%。2014-2021年,全国托盘保有量从近10亿片增长至16亿片,1200mm╳1000mm 尺寸规格标准托盘使用率从23%提升至35%,快消品等重点商贸领域使用率达到70%。物流标准化、集装化、单元化发展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当前,我国在应用标准物流载器具方面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以1200mm╳1000mm 尺寸规格的标准托盘为例,一是标准化水平仍然偏低,经过近年来的推广应用,我国标准托盘使用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使用率达到了35%,但与部分发达国家70%-90%的标准托盘使用率还有较大的差距。二是循环共用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循环共用托盘数量约3000万片,仅占标准托盘数量的5.3%,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在50%以上。三是专业化服务能力有待增强。物流载具租赁、回收、清洗、维修等专业服务网点数量较少,没有形成网络;相关专业服务企业数量少,服务能力与市场需求有差距,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商务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有关要求,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包装、托盘、周转箱等标准,加强以标准托盘为基础的单元化物流系统系列标准制修订,加快运输工具、载运装备、设施体系等标准对接和系统运作,努力提高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
一是加大标准物流载具推广应用。从生产制造、物流运输、仓储保管、末端配送等物流链各环节,全链条系统推动包装基础模数和托盘、周转箱(筐)等标准化物流载器具应用,进一步提高使用率。二是加强标准衔接。推动仓储货架、分拣设备、运输车辆等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化建设改造,更好适配标准托盘和包装基础模数参数要求。三是促进循环共用。鼓励供应链上下游加强协同合作,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和促进作用,提升服务能力,发展带板运输、带板仓储、带板交接,让托盘、周转箱(筐)等物流载具“动起来”,促进物流连贯化运作,推动流通全过程“不倒托”“不倒箱”。四是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鼓励拓展标准托盘、周转箱(筐)等物流载具的信息承载功能,应用全球统一编码标识(GS1),将物流标准单元提升为物流操作单元、信息数据承载单元,加强物流载具在物联网中应用。
上海证券报记者:近年来,物流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趋势和迫切性越来越凸显。目前我国智慧物流发展取得哪些成效?“十四五”期间将如何进一步推进智慧物流发展?
张江波
数字化、智慧化有利于推动物流各环节流程再造,提高物流服务时效性、多样性、可靠性;有利于提高物流市场供需匹配效率,提高物流集约化发展水平;有利于强化各类物流基础设施信息互联和业务对接,推动构建协同联动、高效运作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对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动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智慧物流加速发展,为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智慧化改造提速。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加速应用,无人化技术、数字终端、自动分拣等技术装备日益普及,传统物流园区、仓储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步伐加快。比如,青岛港等港口企业运用无人化技术实现全自动化作业,实现从传统码头向智慧码头转变。二是物流运行体系数字化、智慧化升级趋势明显。道路货运、即时配送等领域平台企业发展迅速,有效整合分散的存量社会物流资源,物流运行效率显著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加速创新应用,促进物流枢纽、物流园区数字化转型和互联互通,有效提升物流基础设施组织化、网络化运行水平。三是智慧物流生态体系初步形成。以网络货运平台为代表的智慧物流生态体系逐步扩围。一批领先的物流企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广大中小企业资源,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群发展,并逐步向产业链上游的制造业领域延伸。中小物流企业借助开放型互联网平台降低智慧化发展成本,向“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美”发展。
《规划》将智慧物流作为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期间将重点从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积极促进智慧物流发展。一是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夯实智慧物流发展基础。加强物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流场站、运输工具、货物等物流要素在线化数据化,促进物流资源线上线下联动。引导企业信息系统向云端跃迁,鼓励平台企业和数字化服务商开发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云平台、云服务,加强物流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提升物流数据价值。培育物流数据要素市场,统筹数据交互和安全需要,完善市场交易规则,促进物流数据安全高效流通。二是以智慧化改造为抓手,促进物流业态模式创新。进一步推动5G通信、北斗导航、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设施设备在现代物流领域应用。分类推动物流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快物联网相关设施建设,发展智慧物流枢纽、智慧物流园区、智慧仓储物流基地等新型物流基础设施。鼓励智慧物流技术与模式创新,拓展智慧物流商业化应用场景,促进自动化、无人化、智慧化物流技术装备以及自动感知、自动控制、智慧决策等智慧管理技术应用。研发推广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低成本、模块化、易使用、易维护智慧装备。三是以网络化升级为抓手,激发现代物流发展活力。依托国家物流枢纽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打造物流信息组织中枢,推动物流设施设备全面联网,促进物流信息交互联通。鼓励在有条件的城市搭建智慧物流“大脑”,全面链接并促进城市物流资源共享,优化城市物流运行。加强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交通运输、公安交管、市场监管等政府部门和铁路、港口、航空等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开放与物流相关的公共数据。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积极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三方面的协同推进,加快智慧物流发展步伐,提高现代物流服务质量效率,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春节也送货?!超20家物流企业春节服务安排出炉!
2141 阅读顺丰133亿件、中通340亿件、圆通266亿件、韵达238亿件、邮政180亿件……全年快递业绩出炉!
1964 阅读中国物流集团2025发展战略发布
1431 阅读年营收49.6亿元的海康机器人IPO有新动静,透露了几个关键信息
1222 阅读AI 赋能供应链,从价值创造到未来引领
1226 阅读货车司机准驾年龄放宽至63岁,大家还继续干么?
933 阅读超越最优解:数据与算力时代运筹学新范式
833 阅读2025年京东物流昆明大件宅配、京东帮资源招商
847 阅读每卖出5辆重卡,1辆竟是新能源?新能源重卡将迎大爆发?
811 阅读菜鸟升级美洲四大分拨中心 CEO万霖称将继续加快国际业务发展
82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