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的定义是将供应链控制塔核心认知为“一个物理或虚拟仪表板”,强化了供应链控制塔的可视化特性。
埃森哲的定义则是 “一个共享服务中心” ,其定义更加突出供应链控制塔的综合业务指引指导能力。
控制塔的功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指标可视化,形成各个关键考核点的仪表盘,给高层管理做决策、了解整体业务情况概览以快速有效的图表等;
第二个部分是基于第一部分的”拆解“,对指标所反映的根本原因做风险预警,甚至对某些考核维度做各种仿真模拟场景的搭建以便多角度分析;
第三个部分是基于第二部分的”拆解“,对反映出来的问题预警采取行动措施,并监督执行情况以实现持续改善。
由此可见,供应链控制塔已经不单单局限于对数据和信息的展示,而是由数据可视向业务可管可控延展,更加强调由信息透明可视带来的业务价值和影响,以指导业务过程管理。
建立一个功能良好的控制塔需要三个关键的输入: 数据、分析和可视化,以及基于用户的洞察力。
数据
数据源整理收集,提升数据质量是根本要点。比如如果某公司要搭建端到端供应链跟踪可视化,需要集成关键业务节点信息,如需求、供应、采购、交付、仓储、物流等,以实现供应链数据的统一存储、统一分析、统一展示。
分析
控制塔分析检测需要采取行动的异常情况,允许团队专注于解决切实的业务挑战。控制塔可以快速发现问题,识别根本原因,并向商业领袖发出警报,以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这其中的分析过程要结合公司的组织架构、业务重点等做布局和管理。
可视化
控制塔的大部分优势来自于提高供应链的可视性。它们可以实现更好的规划、决策、主动管理事件、提高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绩效以及完成更复杂的供应链分析。这些可以通过定制的视觉展示效果,快速洞察关键信息。
两个维度:
1.某一个环节纵深,比如交付环节、采购环节等
2.某一个品类广度做好,从计划,到采购、交付全链条。
举例A:某几个环节做纵深
举例B:端到端各个关键要素的指标报告
很多供应链可视化的基本功能可以通过一些市场上直接可用的现成的软件工具实现,比如Tableau,PowerBI等。当然,一些进阶的比如风险识别的算法或更复杂的各场景计划的模拟分析等就需要一定程度的预测算法功能予以实现。
公司在选择使用市场上现有的软件工具自行搭建,还是选择做定制化解决方案时候,建议一方面结合业务场景的实际需求、一方面结合定制化与利用现有软件实现功能做成本对比,来选择最适合组织需求的方案。
这里补充一点的是,长期来看,随着供应链发展成熟度越来越高,各组织配备、定义、维护自己的预测算法,把其变成组织内部的一个独特能力优势,或也会成为一个趋势。
中邮无人机(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713 阅读智能仓储企业“智世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2628 阅读这家老牌物流巨头被整合重组,四千多名员工将何去何从?
2068 阅读2024最值钱的物流上市企业是谁?哪些物流企业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555 阅读地缘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应链:转型、挑战与新秩序
1291 阅读物流供应链领域“吸金”不力,但能给投融资事件颁几个奖
1266 阅读连续5年的“春节主力军”,德邦为何如此稳?
1121 阅读16连冠背后,日日顺助力智家工厂物流降本增效
1057 阅读1745亿件,快递业务量增速超预期
1022 阅读扎根供应链创新25年,一家“耐力长跑型”企业的破局启示
97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