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跨境电商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最近却遇到了麻烦:供应商产能不足,一个关键元器件供不了货,严重影响到该电商的业务。这个供应商是日本厂商。日本供应商一般比较保守,不见兔子不撒鹰——没有业务承诺就不建产能、不备库存。这不,需求落地了,兔子跳出草丛了,鹰却来不及升空了。
刚开始,该电商认为问题是单一供应商,没法形成“充分竞争”,所以日本供应商“有恃无恐”。作为应对措施,他们的本能反应是再找个供应商,却发现“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关键元器件的供应商个个都差不多,属于所谓的“有能力,但也有脾气”的战略供应商[1]:这货是专门给你备的,你要我确保供应,那好,你得给我预测啊,这预测就是业务承诺。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该电商就给新的供应商提供预测,就未来供货达成协议。而这些呢,正是当年他们不愿意为日本供应商做的——这有点像美国的NBA:球队战绩太差,管理层不能接受,就拿主教练开刀;但解雇主教练后,再雇个新教练,成绩还是依旧,却没人再说什么了。
对这个电商来说,问题的实质是拿竞争代替管理,没有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比如分享预测,而是想借助“市场竞争”做空手套白狼的生意:我不给你预测,不履行我的管理责任,但我还是想拿到我的货。大客户的习惯是凭着胳膊粗拳头大,让供应商承担所有的风险,但对于战略供应商却不管用——它们的胳膊也很粗,你不能光靠市场竞争,那是市场行为;你还得采取管理措施,即管理行为。对企业来说,竞争优势没法通过市场行为获取,因为市场行为对大家都一样;差异化的优势要通过管理行为获取。提供中长期预测,帮助供应商管理产能,就是一个典型的管理措施。
这些年,我们接触过的本土企业成百上千,发现绝大多数企业分不清市场行为和管理行为。就拿前几年闹得纷纷扬扬的铁矿石来说,中国的需求量是全世界最大,但行业产能短缺时,还是拿不到货,拿不到好价格。一个根本原因呢,就是中国钢厂的供应商管理普遍粗放,习惯性地拿竞争代替管理——竞争是市场行为,供应商战略不清晰,需求预测更谈不上,对战略供应商既没控制也没管理。比如日本钢厂为了有效管控战略供应商,与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合同,甚至参与控股主要的供应商,这些都是管理行为。吃一堑,长一智,中国钢厂学聪明了,也采取类似的措施,纷纷入股海外矿山,从“钓鱼”到“养鱼”,加强对上游资源的管控[2]。
蔚来能源热招供应链质量管理
8278 阅读迪卡侬中国物流部门校招热岗
8069 阅读中国物流集团社招仓管员、物流专员、进出口单证员、物流费用结算员、销售业务员
7082 阅读京东物流社招采购,供应商管理岗,Base北京,河北,河南,重庆等全国多地
6922 阅读荣耀供应链管理部2025届秋招生产物流类岗位!截止11月30日
5019 阅读SHEIN社招资深供应商管理专员(物流);资深物流运营专员(外派巴西);仓储经理(英语);高级关务专员(海外)
4772 阅读顺丰社招运营经理;B端销售;仓储管理经理;支付业务负责人;客户管理岗等
4180 阅读益海嘉里(金龙鱼)2025校招供应链、物流储备生
4205 阅读农夫山泉23-25届校园招聘供应链类岗位
4158 阅读盒马社招运输经理;店仓管理专员;仓储业务物资管理高级专员;店仓经理
387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