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部门例会由皮经理主持,在总结近期的工作表现之后,皮经理要求大家集思广益,一起优化考核供应商的绩效指标。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爱德华表·戴明曾经说过:“没有测量,就没有管理。”
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可量化的指标,便无法衡量管理的有效性,任何管理方法都不会起作用。
这一点放在供应商绩效管理上也是适用的。
在工作中,我们往往希望供应商把最好的资源向我们倾斜,增加我们的市场竞争力。
但是,如果没有恰当的供应商绩效考核指标,我们便无从约束供应商,供应商的资源自然会偏向于要求更加明确的客户。
因此,供应商绩效考核是我们必须要做,而且必须要做好的事情。
但是有一个问题非常值得思考,就是绩效指标到底如何制定?
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是,绩效指标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呢?”皮经理说罢,环视四周,看看大家的反应。
“不多不少最好。”这个问题并不难,很多人都说出了正确答案。
“没错。有些企业会制定三四十个指标给到供应商,这会导致连甲方负责绩效考核的人员都不知道工作的重点在哪里,更不用说供应商了。
没有重点的绩效考核,会流于形式,不解决问题。
当然,绩效指标过少,如少于五个,会不够全面,也是不可取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到底需要考核什么呢?”
面对这个问题,在座的采购员都保持沉默。
皮经理清了清嗓子,接着说:“孔子说过:‘因材施教。’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统一的绩效考核指标适合所有企业。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用去参考什么,便可以盲目制定。
经过思考,我认为恰当的绩效指标应该符合以下四项原则:
公开、公正、透明
可量化
容易获取
可操作性强
基于这些原则,我总结以下供应商绩效考核指标供大家参考:
(▲甲方特殊要求的指标)
(▲成本表现的指标)
(▲质量表现的指标)
(▲交付表现的指标)
▲供应商的管理表现的指标)
(▲关系管理的指标)
这些仅仅是抛砖引玉。
因为在每个指标背后,都需要制定考核方法和测量单位,这就需要大家结合自己的管理需要,继续研究和制定。
我要求每个人都提出一个方案,在下周二的例会上分享。大家愿不愿意啊?”
“愿意。”只有一个清脆的声音回荡在会议室里,是渴望进步的小明发出的。
绝大多数的同事只是把它当成任务,更确切地说,是一个负担。
皮经理心里知道,想要有效提升一家供应商的绩效,需要采购有很强的综合管理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在绝大多数采购眼里,供应商的绩效管理只是一个鸡肋、摆设、表面工作而已。
希望小明能够抓住机会,做出一些成绩。皮经理在心里祝愿。
而对于年轻的小明来说,一个新的课题又开始了。
途虎养车2025年中城配线路运输招标-报名公告
7837 阅读菜鸟无人车现身合肥,成为连锁零售商的灵活“补货员”
3109 阅读美国消费者越囤货,中国物流越赚钱?
1992 阅读新产业、新客群、新场景:顺丰控股“激活经营”3月营收236.61亿元,速运业务量超行业增长达25.36%
1416 阅读京东物流的“唯一性”:为何它在物流循环经济中独树一帜?
1342 阅读关税245%时代自救指南:华强北极限交付、比亚迪出海、京东2000亿支持出口转内销、云途加收报关费、燕文预收关税保证金……
844 阅读供应链网络建模革命:混合整数规划遇见机器学习
764 阅读消费品巨头供应链变革案例:宝洁库存优化实践的深度解析
755 阅读京东物流与微博电商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717 阅读行业首次!京东物流烯冷冷链三轮车开到樱桃产地
70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