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结构:终局形态与演绎路径
完全垄断是产品同质与强规模效应的终点,而“721 份额”隐含巨头对反垄断的顾虑。剔除邮政的特殊地位,美国与日本快递市场稳态为“1+1+N”格局,但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商自建物流正在侵蚀原有结构。我们认为标准快递市场的特征是:1)全国化网络效应,2)亚线性规模效应,3)有限地域化,4)有限差异化,自然竞争的终点是单寡头/双寡头。以 2025年为基准,我们对市场结构的中性预期是龙头及前三确立,即接近美国 2018 年的市场结构,隐含前三市场份额分别为 30%/24%/21%。
全球市场与寡头垄断
从全球看,美洲大陆、欧洲大陆和中国大陆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良好、政策稳定),日本(国土面积较小)也可参考。
1)美国和日本快递市场集中度最高:主要形成 2(快递)+1(邮政)+1(电商自建/整合物流)格局;件量 CR1 约 30%-40%,CR3 约 80%。
2)欧洲国家众多,市场更为分散:主要快递企业包括本土 DHL/DPD/GLS以及全球 FedEx(含 TNT)/UPS,2019 年收入 CR5 约 66%;类似美国快递市场,亚马逊自建物流份额持续扩张。3)中国国内快递竞争激烈:主要参与者包括 9 家大型企业(顺丰/邮政/京东/四通一达/极兔),2020 年件量 CR1/CR3 约 20%/53%(收入 CR1/CR3 接近)。
对比中美欧日四大快递市场,我们认为:
1)2 家快递(一大一小)+1 家邮政为历史稳态格局,若考虑邮政的公益性,则形成实质性的双寡头格局;
2)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商自建物流通过扶持中小外包商,正在侵蚀传统快递格局,但在中国会面临成本与反垄断的双重约束;
3)欧洲快递市场离散与其政治环境(各国市场差异大)有关,但德国等部分市场格局已较为清晰;
4)中国快递市场格局仍处于过渡状态,集中化为中长期趋势。
四大特征与终局结构
我们预计 2025 年中国快递件量规模约 2016 亿件,其中高端件占比 10%(国际件/商务件/政务件/散件/高端电商等),标准件占比 90%。我们认为标准快递产品的四大特征是:
1)全国化网络效应,2)亚线性规模效应,3)有限地域化,4)有限差异化。基于上述特征,我们认为自然竞争的终点是单寡头/双寡头。
1)全国化网络效应:
物流需求具有派生性,即网络中节点增加,提高了网络通达性,进而产生新的需求,还提高了网络对新节点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商流结构决定物流结构,随着地域范围的收敛,物流网络趋于碎片化,竞争周期相应拉长:1)局部市场防御难度加大,2)进攻方亦需逐城巷战。我们认为物流网络效应的地域范围:异地快递(全国型)>同城快递(城市型)>即时配送(蜂窝型),护城河依次下降。
2)亚线性规模效应:
物流产品的五个关键价值包括:时效、网络、体验(个性化)、品质(货损)和成本(价格)。我们将快递网络的规模效应定义为“件量增长带来的成本与时效优势”。遗憾的是,快递网络仅具备亚线性规模效应(双边网络且同边负向竞争),即成本与时效不能无限下降,这也为后发者追赶提供了可能性。
3)有限地域化:
商品的地域性往往源于物流不经济(如工业品水泥/消费品啤酒),服务业作为不可贸易部门天然趋于地域化。但电商卖家需要单点发全国的物流服务(全国化销售),即并不存在类似区域零担网(服务省内分销)的区域快递企业。我们认为快递网络仍具备有限地域化特征:1)中国电商快递地域分布不平衡(尤其是揽件侧);2)不同区域加盟商/直营网点实力存在差异(即快递加盟商/站点很难像酒店/零售业态高度标准化复制,部分原因是小 B 卖家客情关系)。
4)有限差异化:
从供应链角度,零售(电商)是品牌商/制造商的一级成本,物流(快递)则是二级成本。商品本身具备“同一性”,渠道品牌化(如沃尔玛“惠宜”)意在差异化。快递是一种后验服务,而且存在体验因素,因此更易于差异化,即具备品牌溢价的可能性。虽然卖家付费(包邮机制)抑制了快递品牌溢价,但通达系价格仍存细微差异(尤其是中通较竞品存在溢价)。
在理想化的商业环境中,龙头企业可以基于有限的品牌溢价与成本优势,通过价格战将后发企业的资本回报率降低至社会平均回报率之下,进而完成市场出清(资本退出)。反之,当行业回报率显著高于社会平均回报率,新进入者突破护城河降低行业回报率。因此,稳态的市场结构本质上是一种价格联盟行为,而通常认为三家企业很难形成价格联盟,即双寡头/单寡头是自然竞争的终点。从部分双寡头行业看(如空调/乳业),阶段性的价格战仍然难以避免。
市场集中与演绎路径
回顾过去十年中国快递行业竞争格局的演绎:
1)2011-2016:市场集中度趋于下降;
2) 2016-2021:市场集中度趋于提升。而以 HHI 指数度量,2021 年中国快递行业的集中度甚 至低于 2011 年。
进一步观察 2011 年的快递市场:
1)高端件(件量占比 35%):顺丰和EMS 大约各占一半;
2)标准件(件量占比 65%):申通和圆通主导标准市场,中通和韵达紧随其后,实际上非常接近后文定义的双寡头格局。
但这一市场结构并未演绎成“双寡头”格局:
1)高端件:电商高速增长导致高端件占比下降,进而导致直营模式顺丰与 EMS 市场份额下降;
2)标准件:通过率先完成网络扁平化与资本开支(可视作技术迭代),中通、韵达反超申通、圆通,百世也异军突起。我们概括为“商流变迁”与“技术冲击”导致了 2011-2021 的市场结构反复。
如前文所述,当下中国快递行业格局并非稳态,自然竞争的方向是集中度提升。为便于说明,我们将行业市场份额排名 123…企业设定为 ABC…,长尾企业设定为 X。我们认为市场结构的演绎路径依次是:
1)前 3 名确立:A/B/C>=20%且 C-D>=5%;
2)龙头确立:A>=25%且 A-B>=5%;3)2-3 名分化:B-C>=5%;4)双寡头形成:C=<10%;5)单寡头形成:A>=2B。以 2025 年为基准,我们对市场结构进行 5 种情景展望(未考虑单寡头格局):
极兔创造了快递行业的增长纪录:半年实现全国起网,一年进入行业第一梯队。除了异常激进的价格策略与资本开支,OV 线下资源不可或缺。即使不考虑资本约束,存量企业对网络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将件量增速控制在合理水平(历史上快递企业年件量份额最大涨幅约 2.0pct-2.5pct)。以中通/韵达/申通为基准,我们测算其 2025 年市场份额达到 5%至 40%分别所需件量复合增速,整体处于合理区间。
盈利预测:竞争周期与单票模型
我们认为快递竞争是资本进入与存量竞争的叠加,而资本进入往往加剧存量竞争。有别于前三轮财务投资,本轮产业资本进入导致价格战周期拉长、烈度增强,但我们认为政策约束下竞争周期已经触底回升。“商流决定物流”意味着物流在和商流的博弈中居于弱势,商品价格与快递价格分离将显著增强快递企业定价权,而干线自动驾驶+城市同城网络+农村邮政代派亦可能成为新的快递模型。品牌溢价是快递业终局的关键护城河,我们对快递产品价格带的基准假设是 0.05/0.10 元。基于市场结构与单票盈利假设,我们中性预期 2025年行业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长尾企业净利润 121/48/42/0 亿元。
产业资本与存量竞争
我们将国内快递(同城件+异地件)件均价的同比变化作为行业周期的度量指标。2007-2020年,国内件均价年均降幅约 8%,我们将其定义为竞争周期的中枢,并进一步将 2009 年以来的快递市场竞争划分为五个竞争周期:
1)2009/03-2011/10(31 月),包括上行/下行/底部三个阶段;2)2011/10-2013/08(22 月),包括上行/顶部/下行/底部四个阶段;3)2013/08-2017/02(42 月),包括上行/中枢两个阶段;4)2017/02-2020/08(42 月),包括上行/下行/中枢/下行四个阶段;5)2020/08 至今,已经历了 11 个月的上行阶段。
我们将“价格战”定义为“件均价降幅低于长期中枢”:
1)2010/09-2011/12(15 个月温和价格战),其中 2010/10-2011/10(12 个月)底部降幅 11%;2)2012/10-2014/02(16 个月激烈价格战),其中 2013/02-2013/08(6 个月)底部降幅 19%;3)2020/01 至今(已持续 19 个月的激烈价格战),2020/08 最大降幅 18%。若考虑成本挖掘空间缩小,2020-2021价格战烈度已超过 2013 年。
我们认为快递竞争是资本进入与存量竞争的叠加,而资本进入往往加剧存量竞争。2009 年至今,快递业经历了四次较大规模的资本进入;前三次以财务投资人为主,而本次以产业投资人为主。1)2011 年:韵达引入联想与复星投资;2)2013 年:中通引入红杉等投资,顺丰引入招商局等投资;3)2016-2017 年:通达系与顺丰相继借壳/IPO 上市;4)2019-2020年:顺丰拓展电商件,京东拓展网络型快递业务,极兔起网起量。
前两次后发企业财务融资触发了存量竞争,发动者达到预定目标后价格快速修复,价格战越激烈恢复速度越快。
以 2012-2013 为例,中通发动价格战的逻辑在于:
1)借助车队直营化与股份制改造,中通已具备显著成本优势;
2)通过价格战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放大成本优势。
价格战的结果则是:
1)领先企业主动出让市场份额;
2)市场地位和中通最接近的韵达压力最大。第三次财务资本进入后,二线快递退出与一线快递分化(部分一线快递出让份额)消化了价格战,竞争周期反而有所上行。本轮产业资本进入后,存量企业与新进入者目标难以兼容,价格战周期拉长而烈度增强。
存量企业中,中通仍可视为价格战发动者:
1)通达系成本差距趋于收敛,但中通的服务溢价趋于稳定;
2)产能储备充裕,通过价格战加速市场出清。
新进入者的战略目标在于:
1)价格战快速起网起量,突破网络阈值;
2)全球流动性充裕,起量可以提振估值。
我们认为政策约束下,2021 年快递业竞争周期已经触底回升:
1)后发企业融资能力受到约束,市场份额差再次扩大;
2)先发企业目标从份额转向盈利;
3)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
4)新进入者件量规模突破阈值,成本约束与品牌溢价成为主要矛盾。
平台经济与快递物流
“商流决定物流,物流驱动商流”是供应链的核心原则。我们将电商平台、电商卖家与快递企业(加盟商/总部)纳入产业链来观察。包邮模式下(或者更广义的商品价格和快递费尚未分离,由卖家选择快递并付费),电商快递更接近于 2B 服务。“商流决定物流”意味着卖家盈利是快递需求成立的前提,即卖家利润(简化为:毛利-销售费用-管理费用)>0。
电商竞争异常激烈,叠加线下效率改善,卖家毛利持续下降;而电商平台持续提升货币化率,挤压了全产业链的盈利。在给定的货币化率水平下,快递价格下降至卖家盈利的水平才能产生需求。而根据拼多多 2018 年的调研,其卖家平均净利率仅为 2.5%(客单价 40对应利润约 1 元/单),因而对快递价格异常敏感。7 月 8 日,国家邮政局陈凯副局长指出:必须建立快递企业与电商企业之间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和传导机制,配合有关部门推动落实“商品定价与快递服务定价相分离”的要求。我们认为电商价格和快递价格分离将显著增强快递企业定价权,成为行业盈利大幅改善的催化剂。
无界零售意味着互联网巨头的战场从线上向全渠道扩张。作为供应链基础设施,快递企业的战略价值甚至超过通常的流量入口。投资者担忧快递企业的“管道化”风险,即逐步丧失消费者触点,成为电商平台的履约工具。阿里生态中,菜鸟网络定位逐渐从“四方物流平台”向“产业互联网平台”转移,其重构快递企业的目标未能实现,而对通达系的股权投资亦面临反垄断压力。但另一方面,京东、美团等强运营型企业对物流的渗透则有加剧态势;
而亚马逊亦计划对外开放其全球物流能力直接和国际三大快递竞争。快递行业护城河主要源于“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首先需要建立大范围轴辐式网络;而且需要充足的件量和长期学习,单位成本才能接近行业领先水平。通达系历时数十年优胜劣汰形成加盟网络(2020:五千个加盟商三万个末端),重新起网资金实力(数百亿)与线下资源(渗透中国县、乡、村)缺一不可。但长期看,干线自动驾驶+城市同城网络+农村邮政代派可能成为新的快递模型,即更大范围的社会化网络,我们对此保持密切关注。
品牌溢价与稳态盈利
对于制造商、品牌商与零售商(大部分行业亦适用),毛利率/净利率是表征行业盈利水平的有效指标,例如线下零售商的净利率约为 2%(2020)。如前文所述,快递物流较零售商更易于差异化(后验服务+体验特征),即具备建立品牌溢价与价格带差的可能性。加之低客单价与加盟制特征,我们认为快递业的毛利率/净利率指标很容易失真,而国际对比亦价值不高。一个类似的案例是:低价股 0.01 元的最小涨跌幅会突破涨跌停板限制。因此相较毛利率/净利率,单票毛利/净利是度量快递业盈利水平更合理的指标。
我们认为快递业稳态盈利的核心驱动力是
1)市场结构演绎(即主要快递企业市场份额分布);2)规模效应与服务溢价(基于时效与成本差异)。两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耦合,合并讨论即通常意义上的竞争格局。
前文已详细讨论市场结构演绎,我们此处重点关注规模效应与服务溢价:
1)若不考虑资本约束,即各快递企业具备无限融资能力,全行业规模效应曲线趋于收敛,而后发者甚至表现出学习效应。
2)快递服务的有限差异化对应于弱品牌溢价,这是终局形态的核心护城河。我们认为电商快递存在价格带差,对应于品牌溢价的最小分辨度。不同行业价格带差存在差异,例如瓶装水的价格带差约 0.5 元,即瓶装水定价以 1.0/1.5/2.0 元居多而罕有 1.2/1.6元定价。而微观快递价格亦呈现非连续特征(典型如 1.50/1.55/1.60 元),我们大胆假设电商快递的价格带差为 0.05/0.10 元。另一方面,基于成本弱规模效应(运营+管理+销售),我们简化处理认为快递企业的单票盈利沿着市场份额以 0.05/0.10 元的幅度衰减。
由于稳态盈利和市场结构高度相关,即前述五种终局结构对应完全不同的盈利分布。简化处理,我们将前述异常乐观/异常悲观情景合并至乐观/悲观情景讨论。进一步地,我们引入二级情景假设,即针对每种终局市场结构分别讨论乐观/中性/悲观情景单票盈利分布。为便于说明,我们同样将行业市场份额排名 123…企业设定为 ABC…,长尾企业设定为 X(按照 5%的上限份额估算)。
如前文所述,社会资本回报率与行业护城河决定行业回报率水平;长尾企业(市场份额<5%)动态退出/加入平衡了产业资本与社会资本回报率。因此,长尾企业盈利水平是行业竞争烈度的有效指标。参考通达系历史单票毛利净利变化,我们对称设定长尾企业乐观/中性/悲观情景(概率 20%/60%/20%)单票盈利 0.1/0.0/-0.1 元。综合前述讨论,我们的中性预期是2025 年 A/B/C/X 企业净利润 121/48/42/0 亿元。
展望 2025,头部快递企业隐含回报率颇具吸引力,但市场的估值漂移或远大于我们的模型区间。
1)行业增长风险:物流业需求和宏观经济存在较大相关性;若宏观经济持续下挫,企业盈利将承压。电商是国内快递业最主要的增长动力,其增速下降将波及快递业。
2)市场竞争风险:时效件市场格局相对清晰,但通达系和京东等竞争对手仍努力进入;电商快递价格战尚未见底,市场竞争激烈。其它物流业态的竞争则更为激烈。
3)成本膨胀风险:物流企业主要成本包括人力、运输、场地租金等,其中人工和场地成本呈增长态势;另一方面,员工社保问题待解,企业或需承担更多责任。
4)新业务拓展和整合风险:从长期看,物流企业需要发力生态和国际化,这带来了更大的经营风险。若公司通过并购切入新业务,增加了管理和整合难度。
5)参数预测与对标假设风险:我们的预测模型引入了较多假设参数,可能和实际情况存在误差,进而影响我们的结论推演。我们对个股的类比对标亦可能存在误差。
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上海欧力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3118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科捷供应链有限公司
2391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
2205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安得智联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8 阅读运费内卷、成本走高、份额蚕食,专线老板如何破卷突围?
1744 阅读顺丰、德邦发布春节服务公告:将加收资源调节费
1536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京东物流
1426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1290 阅读2024 LOG供应链物流 最佳服务奖候选案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
1167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
111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