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0全球疫情爆发以来,海运时效不确定性加剧,尤其2020年第四季度,订船期要提前2个月,且海运运价居高不下。2021年3月苏伊士运河的堵塞更是雪上加霜,多国港口拥堵,集装箱数量短缺,整个货运市场仍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基于上述背景,很多企业考虑使用中欧班列替代海运。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中欧班列那些事。
中欧班列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在2011年3月发起的,第一条线路是从重庆直达德国杜伊斯堡,当时中国到欧洲的运输方式只有空运和海运,中欧铁路是对传统海/空运输方式的有力补充。
随着近十年的发展,中欧班列数据扶摇直上,从2011年的17列增长到了2020年的12,400列。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377列、发送70.7万标箱。
根据2020年中国铁路集团发布的数据,中国Top 5使用欧洲班列的城市依次是西安,成都,重庆,郑州和乌鲁木齐,占2020年总发货量的87.3%。
附件2011年至今中欧班列开通情况:
附件:2020年中欧班列开行情况
备注: 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
优势:
运输时间比海运缩短三分之一,运输价格是空运的三分之一;(近期中欧班列的价格猛增至18,000美金/40尺柜,能装26吨货,每公斤运费约0.7美金)
不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时效稳定,运费费率波动小;
铁路运输相比海运,公路等,货物安全性更高。企业可以通过铁路运输公司系统,查询每日更新信息;
线路及发运时间相对固定,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
相比空运,能降低更多的碳排放。
劣势:
产品受限制:比如危险品(电池,液体等),对温度有要求的产品。散货可以拼箱,但需要几天等待拼箱的时间。
回程货量不足:这和中欧的贸易结构有关联。以往我们向欧洲进口的多为高端仪器,机械类产品,药品,商用车,在这种贸易结构下会造成铁路回程空箱率高。
关于回程货量不足的问题,个人观点是国家近几年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举办进口博览会,借此提升本国,周边及欧洲等国家的经济及物流发展,互惠共赢,帮助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使用铁路出口货物到中国。
有限的线路选择:线路主要集中在西部,中部和东部,如西安,成都,重庆,郑州,乌鲁木齐,义乌等。
见附件中欧班列的主要线路;站到站的时效在14到18天;港到港的时效在40天左右,包括了订舱,进出口清关等。中欧班列在途的时效较为稳定,除了偶尔过年期间会发生新疆阿拉山口口岸换轨缺少人力资源略有延误,其他环节的运作及交接都算是有条不紊,能满足时效。
根据个人经验,中欧班列的西行线路基本每周二四五六发车,东行线路每周二四六发车,可能会因为货量需要提前预定,具体线路时间企业需要与货代公司或者铁路公司确认。
中欧班列总长约10,679KM,见下图运行区间距离:
除了中国外,中欧班列是否可以应运到亚洲其他国家?(跨境运输)
小编个人觉得可以尝试国际多式联运,如德国发韩国的集装箱,可以先通过铁路运到中国西安,由西安公路运到天津港,再海运到韩国。再如德国发香港的集装箱,可以先运到广州(今年6月底中国新开了广州到欧洲的铁路线路),再通过公路运输到香港。
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综合考虑时效,费用及碳排放等因素。
今天先和大家分享这些,有兴趣的小伙伴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我们定期会推送不同题材的供应链相关文章!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对跨境电商的巨大冲击
787 阅读白犀牛副总裁王瀚基:无人配送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603 阅读SCOR模型:数字化时代供应链管理的航海图
647 阅读快递人2025愿望清单:涨派费、少罚款、交社保......
613 阅读暖心护航春节返程,顺丰确保每一份满满当当的心意与牵挂新鲜抵达!
420 阅读1月27日-2月2日全国物流保通保畅运行情况
419 阅读春节假期全国揽投快递包裹超19亿件
404 阅读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国物流保通保畅运行情况
366 阅读京东物流北京区25年331大件DC承运商招标
39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