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网
搜  索
登陆成功

登陆成功

积分  

【热点】​王继祥:推动经济双循环战略最关键问题是什么?

[罗戈导读]最近,国家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最近,国家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正式提以 国内循环为主,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经济双循环战略提出以来,有很多的著名经济学家都作了分析与解读,国家高级领导人也做可很多分析与解读。但看了众多的专家与领导的解读,老王发现,所有人都忽视了推动经济双循环的一个最关键问题:分配! 

为什么几乎所有人都忽视了经济双循环的这个最关键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既然大家都不讲,那老王就抛砖引玉,讲讲这个问题,希望引起广泛注意。 

一、为什么“分配”是经济双循环的最关键问题 

要讲清这一问题首先就要搞清楚,什么是经济循环?根据经济学定义:经济循环指的是经济社会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动态循环过程。关于经济循环的这个过程,生产、流通、消费都得到了领导及专家的全面关注,很多专家也基本都是围绕生产、流通、消费来解读和分析。

说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发布者

关于生产问题,国家出台了系列文件,倡导供给侧改革,推进智能制造和创新引领;关于流通问题,国家在提出了经济双循环战略后又加快了推进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的布局,对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各部门给与了高度重视;关于消费,经济学家与各级领导也都十分关注,不断出台刺激消费的各类政策,但只有对“分配”,我感觉基本上都忽视了。 

但是,我认为恰恰大家都忽视的“分配”问题,才是经济双循环战略最关键问题,是各国经济循环最容易形成“断点”的环节,是经济运行中爆发周期性危机的根源,是造成经济“内卷化”的关键。 

分配是指社会的经济资源配置过程。主要是指劳动力、资金或资本、生产资料等资源的分配。通常所讲的分配是指社会新创造的劳动产品(价值)的分配。表现为社会产品在社会或国家、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之间分割和占有,是人们社会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不论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如何,只要该社会的生产是以分工为前提的生产,就必须按比例配置经济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按比例进行和发展各类生产。 

分配的媒介是资金,以资金为计量单位,一次分配过程中资本获得利润,劳动者获得工资与奖金;二次分类过程中,国家通过税收等实现转移支付,调节分配不平衡。根据常识,资本的利润只有少部分用于消费,绝大部分用于再投入;劳动者获得的收入,大部分用于消费,少部分用于投资。分配解决得好,经济循环畅通,人民获得感增强;分配解决不好,经济循环将难以为继。根据马克思理论,如果仅仅依靠自由市场经济的效率优先原则做分配,就必然会周期性的爆发经济危机。 

自由市场经济,分配原则是资本至上与效率优先,资本获得剩余价值绝大部分,劳动者只能获得自己创造剩余价值的少部分;结果就是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但是富人的财富聚集的再多,每个人的消费也是有边界的,富人财富大部分不会用于消费,而是用于投资再生产,这只能带来产能不断扩大;而劳动者收入减少或增长不多,消费能力受到抑制,消费跟不上产能扩张,必然发生产能过剩为特征的周期性经济危机。 

说个最通俗的例子吧,极端的情况下,如果1%的人分配了99%的财富,绝不可能带来99%的消费;而99%的人分配了1%的财富,就算是过度消费,贷款花未来的钱,又能带来多少消费需求呢?如果没有了消费,经济怎么循环呢?这就是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根本原因。 

很多经济学家不懂消费,总觉得只要人多市场就大,消费需求潜力就大,按照这个思路提出政策建议,却忽略了最基本常识:并不是人多消费需求潜力就大,没有消费能力,人再多消费需求也是伪需求。如果讲人多,印度、非洲都比美国人多,消费规模又比美国差多少呢? 

不要觉得这是一个太简单问题,越是简单问题,聪明的经济学家往往越搞不明白。例如,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处于普遍贫穷的阶段,人很多,但有效需求很低,出现的严重生产过剩,但中外所有经济学家对此判断的却是中国出现的是严重的“短缺经济”。记得当时世界上有一个大经济学家因为《短缺经济学》著作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短缺经济成为当时最热点话题,也成为中国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状况判断的依据。 

面对这一情况,当时非主流经济学家何新基于常识判断中国出现了严重经济过剩,给中央打报告,建议要尽快扩大出口,利用世界市场需求化解国内生产过剩。幸运的是这个不是经济学家的人提出的解决经济问题的办法得到高层重视,中国开始了外循环为主的经济时代,世界市场消费需求拉动了我们的经济循环,即解决了中国生产过剩问题,又带来了中国人的财富原始积累。 

当时中国国内人不多吗?多!表面看起来人很多,每家好像什么都缺,确实是短缺经济现象。但是人多不等于消费多,大部分的人没有消费能力啊。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过去出现过牛奶过剩不得不倒掉,但穷人却因缺乏牛奶而挨饿现象,也是分配解决不好,大多数人没消费能力,经济循环断路,出现了危机吗。 

有人说,既然如此,那就多给劳动者发钱,搞好福利不就可以了吗?确实,近几十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就是这么干的。但是,人往高处走,水却往低处流。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成本的上升,制造业必将向成本低的地方转移,从而带来制造业空心化现象。此外,工资奖金与社会福利不正常增长不仅仅会带来制造业竞争力下降,也会带来养懒汉行为,带来严重社会问题。 

看来,如何做好分配的这篇大文章,从而创造出一大批中产阶层,带动中国全社会消费能力极大提高,才是中国经济双循环战略最关键问题。当分配偏向少数人,就会带来社会消费能力上升缓慢甚至下降,经济难以快速增长,出现低水平重复,带来经济内卷化。如果分配偏向于大多数人,出现过度福利与劳动力成本过快上涨,就会带来生产制造成本快速上升,出现制造业与供应链转移,出现社会债务大幅上升。做好分配是门艺术啊!

二、如何解决好分配问题:二次分配是关键

说明: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发布者 

中国目前把扩大内需定位为战略基点,把国内大循环作为战略重点,既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对,也是一个健康经济体的发展必然。更是有效降低外部冲击带来的压力,应对当前形势的现实之举。 

从全球范围看,内循环的经济占GDP80%以上、外循环的经济占GDP20%以内,是经济强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均是如此。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已降到国际公认的3%以内的均衡水平,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正因如此,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目前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9年,中国GDP总量已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是制造业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供应体系可以为企业提供集产业配套、融资、生产性服务、开放性研发等融多元性为一体的发展生态系统。全球领先的数字经济、电子商务、交通物流等行业,又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功能效率。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既可以拉动现代经济增长,又能促进全球资源整合创新,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 

中国过去靠外循环带来经济增长,随着经济增长带来人民收入普遍增加,带来初步的财富积累,为内循环打下了基础。虽然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但绝大多数人民消费能力增强,出现了4亿中产,形成庞大消费市场是事实。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快速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开始向越南等地转移;随着内循环为主体,中国经济出现新常态,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降也是现实;同时贫富两极分化、社会矛盾突出也越来越严重。要实现双循环战略,避免经济内卷,做好经济分配是关键,这必须得到全社会重视的大问题,希望国家对此要高度重视起来。否则,内循环必将出现巨大问题!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做好分配问题呢?老王认为关键是做好二次分配。中国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一次分配必须遵从市场原则,按照效率优先原则进行分配,政府不能干涉企业。但我们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庞大的国有经济,在做好二次分配方面有很多抓手。 

一是一定要抑制广义税负无道德扩张,打击超级地租,出台直接税政策。香港土地供应与房地产市场被大资本家掌控,房价无道德疯长,负担转嫁给全社会,所有的人都要为高房价买单,房地产资本家就像开了第二税务局,坐地收成,超级地租就相当于广义税负。香港本来是全球市场最自由,税负最低的地区,但是超级地租的存在,资本家收取了70%以上的广义税负,转嫁给香港人民,就出现了香港制造业成本高地,制造业外移和空心化,香港年轻人一辈子收入买不起房子,房地产像个黑洞,吸纳了太多消费资金,抑制了香港消费需求,香港变成了全球广义税负最高的地区,经济循环难以为继。 

有香港前车之鉴,有近年来中国房地产泡沫阴影,中国应该意识到了房地产第二税务局的危害,目前进行严格的房地产调控,贯彻房住不炒的原则。但是要彻底解决房地产对经济危害,解决超级地租对经济大循环的危害,应该出台直接税:即房地产税,可以高起点征税,但要高额累进,多持有房产就要付出巨大代价,让那些持有海量房产的把房子吐出来,进入经济循环,而不是坐地收钱。 

所谓城市化和土地红线就一定带来房地产土地资源紧张,房价必然上涨是个伪命题,从农村到城市,从平房到楼房,是节约土地,不是浪费土地,土地资源是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一些经济学家为房地产商服务,借此歪理炒作土地资源紧张与房价上涨,是良心大大的坏了! 

抑制了超级地租,就能够释放出来很多的需求,就会拉动经济大循环! 

二是利用国有经济特有优势,做好投资性的转移支付,拉动中西部消费需求,畅通经济循环。中西部是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受地理条件限制,基础设施落后,阻碍了经济循环。在中西部地区建设基础设施,一开始是不会赚钱的,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资本家都不愿意在这样的地方做亏本买卖。 

但是,这些地区不通路,当地土特产就难以走出大山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不通电,就不会带来各类电器的需求;不通网,电子商务也是无水之木。中国国有经济属于全民所有制,应该承担起投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打通中西部地区经济循环的作用。过去中国国有经济在这方面做出了贡献,今后应该继续做出贡献,这是我们的优势。 

三是调节税收结构,利用税收做好二次分配。全球税收的目的都是借助于二次分配来调整社会财富结构。中国目前税收结构很奇葩,资本大量利得不收税,而劳动者的劳动收入个人所得税却成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更奇葩的是高收入者有各种避税手段,有很多减税政策,但中低收入者却成为个人所得税纳税主体,这样必然会抑制消费需求。 

富人靠资本利得坐地收钱,这部分资本就必然不会带来消费需求,而劳动者个人收入,是主要的社会消费来源。收取资本利得税,降低个人所得税,才是促进经济循环的抓手。 

四是做好社会保障,释放消费需求。中国共产党通过耕者有其田打下了天下,现在也需要大力推进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医,学者有其校,勤者致其富,要全力做好社会保障,让老百姓敢于消费,勤劳致富。 

当然,做好社会分配是个大文章,需要经济学家们行动起来,需要国家对分配问题重视起来,只要我们重视了,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而老王是扯闲篇的,重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要靠大家了。

免责声明:罗戈网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片、视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后,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谢谢!
上一篇:GLP J-REIT全球发售成功募资5.32亿美元,完成其自IPO以来最大规模资产收购
下一篇:圆通“太子爷”成为圆通旗下关键公司及多家合伙企业大股东
罗戈订阅
周报、半月报、免费月报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谢您的打赏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相关文章

2020-12-11
2020-12-02
2024-11-08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活动/直播 更多

【1116临沂、1123武汉】仓储管理实战·2024年全国线下训练营

  • 时间:2024-08-26 ~ 2024-10-27
  • 主办方:冯银川
  • 协办方:罗戈网

¥:1980.0元起

报告 更多

2024年9月物流行业月报-个人版

  • 作者:罗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