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大热的社区团购这一赛道,蔡总有自己深刻的理解并投资了头部企业考拉精选。此次对话,我们和蔡总畅聊了若干现在市场非常关注的话题:
1、社区拼团为什么在这个时点能成为风口?
2、短期和中长期主要比拼怎样的能力?
3、中国零售企业为什么自有品牌一直做得不尽如人意?
4、零售未来走向何方?
蔡总以他多年的实战和洞察,为我们进行解答。
像家乐福、沃尔玛都是台资、外资企业,在国内刚开始做得比较好,后来电商慢慢起来了,他们没有守住自己的核心地位,大环境在改变,商业环境在改变,沃尔玛中国目前整体状况是不错、健康的;家乐福被大环境的影响会差一些。电商的冲击使得大业态做很多调整,这是一个市场决定的。中国的市场在这段时间内变化也大,供应链的成本,房租、人力的成本在最近的几年、十年之内变化非常大,这么大变化对零售商是很不利的。
目前对于大卖场的龙头企业,体量已经足够的情况下,重点在于零售业、渠道,开发自有品牌的能力。未来方向是做自己的品牌才有出路,沃尔玛在这两年里做得比较坚定,比如生鲜很多产品是自有品牌,山姆会员店自有品牌做的更好。比如去宜家、优衣库、名创优品都是大比例自有品牌。
早期的时候,房价、人工缓慢上涨,销售增长能够跑赢它,市场比他们的市场增长快。如果房价、人工成本陡然上来了,反过来竞争越来越激烈,会很吃力。销售额增长不起来了,就需要靠利润增长,要做自有品牌。
自有品牌方面,像美国的沃尔玛做到30%,德国的阿尔迪做到70-80%,中国却做不起来,是因为早期大家都在“跑马圈地”,把这块忽略了,没有太重视。永辉也想做,但是目前来看成效不是特别理想。
需求端消费者会接受自有品牌,但供给端还是看企业重视程度和战略选择。比如山姆会员店的进口牛肉,门店工作人员把品牌撕掉,上面只有“澳大利亚牛肉”,没有公司名。做自有品牌,就要求库存多投入多承担风险。原来毛利空间大,房租、人工、物流,过得还行就不会有动力,毛利空间可以覆盖费用,但是现在覆盖不了的时候就会想到做自有品牌。
生鲜传奇做自有品牌还蛮多,量还不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做了。搭建自有品牌核心就是:要买一样东西只有到你这里才买得到,那你就有市场,有的东西就很特别。比如有的东西就只有宜家有,性价比还比较好。盒马现在的努力方向在流量端,还没有到供应链,流量端下来后还得回归本质。现在学习效仿盒马的物种逐步走出来,会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
要想取得长期壁垒还是需要在供给侧有优势和创新。比如小米在供给侧有创新,他们通过投资控制生态圈企业,但是盒马目前不太看得出来,采购相对分散,流程标准化程度亟待提升,制约了和供应商合作,不过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第一步是在武汉进行供应链中心的建设,第二个是物流效率,还有商品的差异化,这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像山姆会员店在商品差异化、自有品牌的开发,到供应链效率很高,拥有生鲜的DC三万多平米,是中国最先进的配送中心(在广州东莞)。
仓配一体化和社区模式,他们都解决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把一件事情复用了,就是重复使用。第一,盒马它复用了什么?这个仓既是一个仓库,又是一个卖场。员工又在现场服务,又在做拣货。一个人两用。那社区团购也是这样。我们是把原来一个小小的夫妻店,他是卖生鲜的,在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增大销售额。
对于整个菜市场的竞争压力还是蛮大的。市场本来就赚不了很多钱。它是一个非常分散的市场。他们是一帮人,但是实际上它是非常分散的。每个个体商户之间是没有供应链共享的。他就是通过一批商二批商,他这种方式是比较原始的。
沃尔玛生鲜其实是很强的。基本上现在这些新业态如盒马、小象等很多(生鲜运营高管)都是最早沃尔玛培养的人。沃尔玛确实培养了很多人才,中国的零售,包括这些商超的供应商。都是沃尔玛把他们给培养起来的。沃尔玛对产品都是有很高标准化要求的,比如规格和温度,都是有标准化的,科学制定它们的一些指标,会用这些指标去要求供应商,这个要求就变成了行业标准。这样整个行业都是采用的沃尔玛的标准。这个就是沃尔玛对整个中国行业的一个贡献。中国很多做水果的,比如百果园,他们很多都是受沃尔玛影响,开始把农产品往标准化方向发展。
社区拼团最近半年比较火,爆发原因目前还是主要存在于需求端。有这样一批的移动互联网增量的、没有玩过淘宝的人群,是移动互联网的红利,这群人有时间砍价、拼团。在2017年有一个机会,大量有时间的宝妈,原来的房价也不高,没有压力,但想找事情做。分享还能赚钱,不需要库存的收益,对他们来说就有比较强的动力。
我家里有一个亲戚,在长沙,这一个月的时间做微商做得非常好。原来开过麻将馆、店,在有了手机、微信后和移动互联网结缘,没有玩过淘宝,但是一直就是一个意见领袖。看到一个朋友在分享东西觉得有趣后,就加入微商组织,做得很投入,这群人是一个闲置的经济,原来没有开放,是互联网把信任、人脉推动起来了。
目前有两种模式:宝妈模式和便利店模式。首先是技术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在技术上获客和交付分开还没有完全解决,目前获客和交付没有分开,但是未来会分开,分开之后大家都好做。
目前看来做社区团购的小B有一批人是最早开便利店的,第二批是麻将馆的意见领袖,这其中的核心是信任,只要有意见领袖的带头,比如开麻将馆的,他们情商很高,这些人会形成中心,能够拿到订单,但不一定做交付。
这里面本质还是信任关系的变现。未来社区拼团会和便利店分开,做提货点服务的,做获客(订单)的是合二为一的,但这几种业态会产生,比如自冷柜以自提为主。
成熟的宝妈的财务模型、财务指标分两块,一个就是团长一天拿10%的佣金,动力也很强。有的产生裂变:她可以去发展她的代理,她的收入会更高,促使她做交易,扮演督导的角色,把闲置的人放在岗位上,比如管一个社区的十几个团长,她们选一个管理者,因为有利益关系在,所以就有动力来做,把分散的东西组织化起来了,她们自己形成一个组织。
银河系创投团队投了考拉精选,是考虑到它本身原来做B2B、B2C,已经有几千个客户基础,团长和宝妈在流量端吸引他们。新高桥在人货场做了很大的重构,创新尺度很大,他们认为有价值。假设一天做20万单,相当于几个大超市的销量,但是开超市需要比较大的营业面积、大量的人工,社区团购省掉了店面成本和人的成本,对人要求少了,对货是零库存,获客成本为零,人货场完全重构,价值很大;第二是考拉精选的条件,做过传统商超、生鲜,它这个团队具备能力去发展,那么还有一点地域也合适,它在长沙,本来就是新零售之都。
社区拼团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侧重点,想赚钱就做爆品,那个来钱快;想覆盖人群就做基本,看妈妈、家庭主妇的购物袋,赚80%就可以了,在1.0阶段做基本款,把这些人控制后再做别的。只做几个爆款不划算,物流成本高。
大家都在探索什么样的品类结构和打法合适。第一一定要做生鲜,高频、刚需,考拉精选刚开始在六成左右,后来降低到一半以下;刚开始品类要少一些,慢慢增加,品类选择上尽量不能跟原来社区店冲突,只能互补,非生鲜类做新奇特,比如无人机等、超市卖不了的。
跟社区店、电商相比,社区拼团需要形成产品差异化。因为社区团购的基因还是卖商品,所以做这件事的第一步是跟人打交道,我关注的是人,看什么样的人;第二卖什么的,我们未来去发现好的商品,还会去找到一些更新奇特的商品。
社区拼团赚钱的本质是在成本(费用端)做了非常大的节省,不需要那么高的租金成本,把闲置的能力释放、开发出来,赚钱在流量和运营上,但是竞争优势保留多久有待观察,所以未来的大方向还是在产品和供应链端去竞争。
社群拼团中未来好的项目优劣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一个是流量端,一个是供给端。1.0时代在流量端的竞争,宝妈的开发、占有,这是核心资源。但是2.0时代要在供给侧,产品的开发能力,供应链效率高。未来是拼产品,拼差异化。
现在阶段看流量、效率指标,另外看的是它有没有在产品开发、洞察能力和供应链效率,整个链条的流入,在这个过程中哪个环节温度低了,供应链能力、效率高。互联网技术在基础的方面,要通过技术驱动。最核心的是流量和供给两个指标都好。此外,1.0时代一方面是拼资本,另外一方面是要“穿透”她(宝妈),建立品牌,把用户转移到自己手上。
新零售它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能够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在互联网技术上面不仅做了提升,更多的是在数字驱动,在交互上面的。像孩子王、山姆会员店表面看都是传统零售商,但其实他们就是新零售。他们都是会员制的,可以建立模型,可以反过来将需求、供给连接起来。
总结一下:社区团购是前端截流,现在流量变的碎片化,这个业态跑出来都是有机会的。现在竞争在宝妈和团长上,未来竞争一定是在产品和供应链能力上,现在只是把人的信任变现。能不能做起来取决于两点。第一就是未来的交付成本有没有优势,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有没有订单密度。未来两点很重要,一个就是流量端,看有没有密度?有没有高占有率?密度越高,获客和配送等效率越高。另一个就是你在产品端有没有差异化、独特性,有没有高毛利。
前海粤十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2790 阅读乐歌股份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下降约50%,大力发展海外仓
2773 阅读物流行业如何破“内卷”?
1566 阅读电商件单票 36元,中国快递企业扎堆到中东搞钱
1409 阅读全球海运市场动态(一月中旬至一月下旬)
1315 阅读品牌全新升级,牛卡福推出“一站式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开启新征程
1235 阅读5000吨!创单日历史新高!
985 阅读打破成本困局:重塑企业运输采购新范式
1020 阅读顺丰控股:2024年12月营收264亿元 速运物流板块业务量同比增近20%
1011 阅读数智物流协同赋能,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建设项目降本增效
98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