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00多平方米的拣货区里,彭官娣手持拣货终端,麻利地处理着来自“沃尔玛到家”等线上订单,这个移动拣货终端为她规划了每个订单的最佳拣货路线,商品陈列在第几排、第几个货架,需要拣几件货、订单数的完成量及准确率等,一目了然。拣货完成后,快递骑手将快速将商品送到顾客手中。
彭官娣是沃尔玛深圳龙华人民南路店的一位电商拣货员,她的工作半径除了拣货区,也会包括一万多平米的门店,当然,绝大多数沃尔玛线上出售的商品都集中在300余平方米的拣货区里——她曾经创造过96小时拣货13800多件的记录。
在这家店里,同样忙碌着的还有40多位与她一样的拣货员。自7月16日第四个“88购物节”启动以来,彭官娣和同事们每天都格外忙碌,最高时经她手拣货的商品一小时就达近200件,几个小时下来就走了3万步。
▲彭官娣在快速拣货中
今年的88购物节也是沃尔玛与京东、腾讯首度三方联手,除了集合沃尔玛海内外180多家优质品牌商以及全国400多家门店、京东的多个沃尔玛旗舰店、京东到家,还再次引入了“沃尔玛到家”,真正做到全渠道线上线下触达消费者。
根据沃尔玛披露的数据,沃尔玛整体“到家”业务,含“京东到家”以及 “沃尔玛到家”的销售额,对比去年取得双位数增长,88当天,全国沃尔玛店均“到家”订单量超过1000单,单日达成2000单以上的门店有20多家。其中“沃尔玛到家”业绩表现迅猛,自7月16日88购物节启动以来,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超1.5倍。
6.18、双十一、双十二……电商巨头们的线上狂欢或许消费者已经耳熟能详,但截至目前,除了互联网巨头,还没有哪家线下企业能逆袭线上造节并成功——从这个角度而言,实体零售一直可望而不可及的的事情,沃尔玛中国低调且坚决地做到了。
换句话说,短短3年多,沃尔玛竟然在中国市场,硬生生造出了一个购物节,88购物节已经成功占领了不少用户的心智,分得了此前只有电商巨头唱独角戏的线上促销市场的一杯羹。
对实体零售来说,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
沃尔玛从来都是一个王者——8月10日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沃尔玛连续第七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2020年是沃尔玛中国24周年,在耐心耕耘24年后,沃尔玛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跨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数字里的88购物节
2017年8月8日0点至24点,沃尔玛官方旗舰店、沃尔玛全球购官方旗舰店店铺的总销售额创新高,对比之前最高日销售额高出13倍。同时,沃尔玛京东到家当天订单量比7月日均增长超过200%。
2018年88购物节再创销售业绩新高。自7月19日启动之日起至8月10日,参与88购物节全渠道商品销售总额对比2017年增长超10倍。8月8日当天,沃尔玛官方旗舰店和沃尔玛全球购官方旗舰店对比之前最高日销售额增长超过800%。沃尔玛京东到家平台当天开场仅1小时14分钟订单量即超过2017年8月8日全天订单量,当天销售额对比2017年同一天增长500%。
2019年7月18日购物节启动截至8月14日,参与“88购物节”的品牌商家整体对比2018年同期参与的品牌商家,全渠道销售规模增长超过50%,绝大部分增长来自于电商。88购物节期间,通过使用“沃尔玛到家” O2O服务的日活用户增长50%, O2O订单量对比之前最高日增长超过150%。
对于沃尔玛的88购物节,业界可能更多看到的,仅仅是一个线下零售企业的线上促销活动,业绩在以逐年近10倍的基数增长。
时针拔回到2017年7月25日,彼时,当沃尔玛和京东决定启动第一个线上线下联动的大型促销活动“88购物节”时,谁也未曾想到,3年多后,除了业绩上的收获,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个在资源整合、营销方式、服务品质、线上线下一体化打通了“任督二脉”的数字化沃尔玛已然成形。
一组数据或许更能体现沃尔玛在线上业务上的成绩:春节期间,沃尔玛全国整体O2O“到家”业绩暴增,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超4倍。“沃尔玛到家”渠道增长更是迅猛,春节期间订单量同比增长高达15倍。
当然,这与春节期间疫情导致顾客线上购物频次增多有一定关系。但这仍然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往大一点说,也是值得行业鼓舞的事件——在国内市场实体零售企业,一直被所谓的新零售和电商瞧不起线上业务的跛脚,甚至有一段时间,新零售企业要取代传统实体零售的声音甚嚣尘上。
尽管最终这些企业不仅没有取代实体零售,反而低下原本高傲的头,开始向实体店学习,但不得不承认,在线上业务尤其是到家业务上,很多零售企业依然还没起步,就连几家全国性的零售企业,也只能说是在亏损中不断试错以求找到方向。
相较而言,这样的一个“线上沃尔玛”及其业绩,的确有些与众不同。
“零售市场已经从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到了买方市场。”沃尔玛中国电子商务及市场高级副总裁陈志宇说,买方市场的强势,就意味着谁离他们近就能够获取更高的收益。
换句话说,消费习惯的改变和购物渠道的多元化与便利性,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企业,谁离消费者最近,谁的企业就更有可能生存的更为长久。
沃尔玛近年来在数字化上的变革,也正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而且丝毫不传统。
以与京东的“三通”为例,截至目前,真正打通双方线上与线下用户、门店与库存的企业仍然寥寥无几,而沃尔玛做到了与京东这个电商企业全面打通——仅就这一点,国内行业中鲜有如此度量和气魄者,更遑论还需要在技术上拥有可能与电商巨头在各个体系进行全面对接的能力。
当然,你也可以说沃尔玛投资了京东,这话没毛病,但是,它们仍然是两家各自独立的企业——独立运营、独立核算、独立KPI…….库存等信息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商业机密。
正缘于此,沃尔玛在全渠道的道路上进展迅猛。比如,它是京东上首个可以实现1小时“即时配”的商家,140多个城市共370多家沃尔玛门店的4000多种商品,预计年底前都可以实现为用户提供即时配送。
在沃尔玛,一家门店会对接“京东到家”、“沃尔玛到家”多个LBS线上平台。每天除了开门迎客,门店还要“接待”千千万万见不到面的线上顾客,线上和线下的营业时间也几乎一样,全年无休。
这仍然得益于沃尔玛强大的数字化能力。其与京东、京东到家共同为顾客提供的当日达即时配、1小时送货到家极速达和次日达的全城配等多种到家配送解决方案,在前几年的基础上,实现了供应链的进一步优化,即顾客在沃尔玛京东旗舰店下单,商品如果沃尔玛门店库存有货,则由门店直接为线上订单供货。京东的配送员到离消费者最近的沃尔玛门店取货,而不再需要像以前一样,经过物流配送中心的仓库,这使得订单在途时间大大缩短,效率大幅提升。
而在这背后同时闪映着的另一个生动场景是,在沃尔玛全国数百家门店,每天都有像彭官娣这样的几千位拣货员忙碌在门店,为线上订单配货履约。沃尔玛的要求是,拣货员必须在15分钟之内完成订单的拣货、打包、交付送货骑手,并且整个过程中需要确保商品无破损、无差错。
数字化能力的提升给门店带来了怎样的效果?沃尔玛深圳龙华人民南路店线上业务连续4年呈三位数增长,“我们的整体业绩连续4年排全国门店前两名。”该店总经理殷强说,现在每天都会关注线上流量占比,这和以前关注每天到店客流一样重要,“为线上订单设置的拣货区的补货,也和门店每天的补货管理一样重要。” 88购物节期间,O2O渠道最多的一张订单顾客一次性购买了44件商品,沃尔玛一位拣货员在88这天拣货多达2400多件。
-3-
沃尔玛的全渠道业务中,“沃尔玛到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2019年88购物节期间, “沃尔玛到家” O2O服务的日活用户就大幅增长,今年88购物节,“沃尔玛到家”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就目前而言,它更重要的作用还在于对沃尔玛全渠道的进一步丰富,即无缝的线上线下渠道,整合社交与消费,将过去单一购物场景向包括社交、体验等多元化场景提升。“沃尔玛到家”在深圳尝试性地合作了沃尔玛商家日、联合制券、朋友圈推广、联合地推等,拉新和转化均超出预期,未来将“复制”到多个城市。
把消费者数字化,才能够通过跟消费者建立更长久的关系,这是沃尔玛数字化带来的另一收获:在用户不购物时仍然可以保持一定联系,也可以主动联系他/她,即随时可以唤醒、激活甚至互动。同时,在用户需要消费时,沃尔玛扫玛购、沃尔玛到家都是绝佳的数字化工具。
沃尔玛到家也稍稍有别于沃尔玛在京东的旗舰店,商品品类更为丰富,基本囊括了沃尔玛线下卖场中的上万种商品,主打鲜食、母婴、粮油、零食酒水、洗护日化、家居清洁和服务等品类。目前已在全国170多个城市、所有400多家沃尔玛门店开通了4000余种商品的极速达业务,而全城配业务也已覆盖83个城市、提供万余种商品的次日达服务。
相对于纯电商平台,到家业务让沃尔玛与顾客的距离更近、互动更有效。根据消费者位置,通过LBS定位,沃尔玛可以给不同地区的用户提供最匹配的商品和服务。
这些能力的重要作用在疫情期间进一步凸显。以当时的武汉为例,由于对小区居民采取封闭式管理,沃尔玛迅速将到家服务进行升级,线上平台不再受限于门店周边3公里范围,而是通过LBS技术锁定门店周边多个社区,居民只要位于平台覆盖的社区均可在线下单,顾客订单以社区为单位集中;在线下,拣货后批量派单,以社区为单位安排货车集中送货,一日两送直达社区,再由物管人员分发到户,及时满足顾客的生活所需,大大提高了“到家”服务的效能。仅沃尔玛武汉和平大道店试行首日一天便发送社区订单300余单。
疫情也让沃尔玛遇到了一些新挑战。各个地区当地的防疫政策不一样,导致沃尔玛各地供应链受到的冲击和挑战也不一样,各个城市销售的食品和蔬菜、配送的手段、顾客出门购物的频次等等,都千差万别的,这些都高度考验着沃尔玛本地化、精细化运营的能力。
“疫情推进了企业全方面的数字化改变。”陈志宇说,用户对电商平台和O2O渠道的使用率极速上升,这给沃尔玛和所有零售企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沃尔玛经受住了这一轮压力测试。”
疫情期间,沃尔玛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配置各个地区商品需求的差异化,“疫情之后我们有计划把这些经验收集起来,把它进行产品化,最终开发出算法,实现根据需求自适应。”陈志宇说。
优质优价的商品和持续增长的订单量,助力沃尔玛在京东平台上的多个旗舰店粉丝总人数累积超过1500万。沃尔玛京东旗舰店88购物节首日成交金额同比增长高达180%。沃尔玛海外购旗舰店的食品饮料类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260%。
-4-
至少在中国市场,沃尔玛并非最早实施“在线化”的零售企业。然而,如果放到全球市场,沃尔玛对技术的追求和应用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和兴趣。
37年前(1983年),沃尔玛就敢掏2000万美元将私人商用卫星送上天,全球几千家门店的数据通过卫星汇集整理后,与采购和供应商共享,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作为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是科技公司最早期也是最喜爱的之一——它是最早使用商品条码和电子扫描器实现库存自动控制的企业,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应用品类管理软件,最早应用自动订货系统,最早采用EAS(电子防盗系统)、最早尝试RFID技术,1988年就开始采用无线扫描枪,1996年就开通了Wal-Mart.com电商网站……
显然,它是一个零售商,但从来就不传统。
在中国电商市场的野蛮生长阶段,沃尔玛并没有占到太多先机,但错过了中国电商发展的黄金时代,并不代表它在这一领域不能有所建树——在看清市场发展的趋势并确定战略后,沃尔玛中国先后收购1号店、入股京东,投资达达-京东到家,与京东全面合作,快速渗透线上。2018年开始与腾讯合作,推进线上线下的立体数字化。
在这方面,似乎沃尔玛在中国市场一直有着“后来居上”的优良传统——或许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但往往是那个把螃蟹吃得最好的之一。
时过境迁,当年一众风光的外资零售企业,已经基本退出了中国市场,而沃尔玛不仅仍然加码着中国市场,也成为商超零售业态里,线上业务开展的最好的企业之一。更难以能可贵的是,当线上化、电商化、无人零售、电商线下化等概念和噱头满天时,沃尔玛并没有受到诱惑,跟风或盲从,始终保持了战略定力,坚持全渠道——把渠道变得更丰富,服务更有效率。
在线上化、到家业务和数字化的一步一步的过程中,与沃尔玛在中国市场长达20多年的发展一样,在全渠道的战略上,也体现出了其一贯的优点——足够的耐心。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在中国市场,大部分零售企业还没有或刚刚起步。但另一个现实是,在疫情的催化下,到家业务已由原来的可选项成为了必选项,成为了零售企业必须要有的标配技能。
用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的话说,疫情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线上消费习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线上消费仍会保持高增长——显然,已经具备多种成熟解决方案的沃尔玛,通过近几年的用心布局,已取得先机。
《灵兽》在此前的文章中曾指出,在未来的中国零售市场上,外资巨头中如果还有戏可看的,也就剩下沃尔玛这个孤单的身影了。更早一些时候,《灵兽》还指出,沃尔玛是一家有耐心的企业:用足够的实力和时间去培育一个市场,只要它认为这个市场有未来。这一点,从它进入中国市场承受的漫长亏损期就可见一斑。而放眼全球,很难有其他企业有财力、精力和决心做到这点。
某种程度上,沃尔玛和众多的有实力的电商企业有很多相似的基因——比如,对于一些新生事物,你完全可以先做,但我会慢慢努力做的更好。
早在两年前,沃尔玛发布的一份《中国零售商超全渠道融合发展年度报告》,指出随着线上线下消费边界逐渐模糊,消费者更加享受便捷、追求品质生活以及个性订制化的服务。
而沃尔玛在几年时间里,一如报告中强调的,做到了通过“全渠道融合模式,逐步打破线上线下边界、客群边界、供应链边界、时效边界、平台边界和地域边界,让顾客能够真正随时随地、随心所购。”
的确,“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商业的环境,也改变了消费者习惯,从而倒推商业模式发生改变。”在陈志宇看来,“商业模式的改变又为技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场景,它们彼此是一个循环推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保持高灵活度。”
而这正是沃尔玛未来数字化的方向 。
几年前,沃尔玛还在进行到家业务的尝试性举措。但是现在,沃尔玛的门店数字化订单(含顾客在线上平台下的订单、顾客到店自助结账的订单)最高已超过50%。而到家业务已经实现了全国沃尔玛所有门店全覆盖。
谁人不识沃尔玛?是的!但是现在,是时候让人认识一个全新的沃尔玛中国了。
前海粤十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2482 阅读乐歌股份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下降约50%,大力发展海外仓
2493 阅读连续5年的“春节主力军”,德邦为何如此稳?
1821 阅读AI改变物流业的游戏规则:从炒作到实践的深度思考
1360 阅读CES 2025:NVIDIA OMNIVERSE驱动的智能仓储数字孪生革命
1287 阅读制造业企业,不要逼物流公司降价了!
1166 阅读拼多多引领电商西进:帝王蟹进村,非遗剪纸出山
1192 阅读2024年12月份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报告
1160 阅读电商件单票 36元,中国快递企业扎堆到中东搞钱
1150 阅读全球海运市场动态(一月中旬至一月下旬)
1077 阅读